關鍵字:骨髓
-
皮蛇上身恐帶來神經痛風險 醫師提醒這些人最好打疫苗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21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疾病,50歲以上成人約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疾管署數據,台灣人中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1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盛行率之高是台灣國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而免疫力低下族群如糖尿病、腎臟病、氣喘、癌症等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更是一般人的1.24到9倍,且疱疹後神經痛機率更高,皮蛇上身後可不是消退就算了,還有後遺症等著患者。 -
癌因性疲憊難透過休息復原 9成癌友抗癌之路深受其苦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848陳瑞聲表示,化療所帶來的傷害不僅是副作用,最嚴重的是對骨髓的傷害,這也是加重癌因性疲憊的關鍵,中醫的治療原理是先安內再攘外,在患者抗癌治療期間,同時服用護髓解毒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骨髓,降低骨髓及細胞組織被化療傷害的機率,因此也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免疫力提升,自然就能對抗癌細胞與外來病毒。 -
臉色白、走路喘久咳竟是急性血癌 醫:4大症狀要注意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71有位50歲男子在確診後開始有臉色蒼白、走路喘以及久咳等症狀,以為是長新冠,因血球數值異常,發現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表示,如發現臉色蒼白、不明原因發燒、無碰撞卻有瘀血、骨骼疼痛等4症狀,應及早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醫師表示,過去兩、三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病患有此症狀乃是造血功能異常所致,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
COVID-19疫情趨勢周報 XBB與BQ.1明顯增BQ.1居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8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3月24日到3月30日平均每日新增96例COVID-19有併發症的本土病例,較新制前1個月之每日中重症平均數119例略降;另境外移入病例總計3例。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5例死亡,亦較再前1週(3月17日到3月23日)之每日死亡平均數34例下降。 -
5旬婦疲勞、頭暈非單純貧血! 是罕病骨髓纖維化造成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364烏日林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增熙呼籲大家應該提高對骨髓纖維化的認識,若有抽血檢查異常或是脾臟腫大,建議找血液相關科別,藉由骨髓檢查與基因檢測,及早發現盡快接受精準治療,避免疾病惡化。 -
不明原因貧血、瘀青莫大意 血液腫瘤科醫師揭血癌徵兆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73骨髓造血功能變差後,無法製造正常血球,若是「紅血球」數量減少,將出現貧血、疲倦、虛弱等症狀;「白血球」降低將出現容易出血、瘀青等症狀;「血小板」低下將使抵抗力減弱,增加感染風險。 -
罹癌不是生命終點 中醫對抗癌症掌握5原則助癌友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00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指出,現代醫學治療癌症,通常會是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性治療等,接受上述治療的病患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腸胃道症狀,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心臟半衰竭症狀,也會出現倦怠乏力、貧血、脫髮、口腔黏膜破損等骨髓功能抑制的症狀,這些多不勝數的症狀容易使癌友心生放棄治療的念頭。 -
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 慢性發炎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71根據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期刊《Hypertension》的1項研究發現,牙周病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近2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牙周病會導致慢性發炎,進一步影響心血管健康,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