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
戒除檳榔是口腔癌防治重點 定期篩檢下修罹癌率奏效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336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癌發生率高的主因,依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排名第4,年齡標準化後,每10萬人有41.15人罹患;男性口腔癌症死亡率也是第4名,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有15.04人。因此,降低檳榔嚼食率、協助民眾「戒檳榔」一直是口腔癌防治的重點。 -
口腔潰瘍逾2周恐口腔癌? 中醫對症及早修復病灶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489對於治療口腔癌,一般民眾第一個想法便是須接受西醫的標靶與化療。對此,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表示,口腔癌好發於舌、唇、齒齦、口腔內膜、咽、喉等部位,影響範圍包含發聲、吞嚥、咬合、美觀等問題。其生長部位肉眼可見,中醫藥物可直接觸及,通常預後佳,因此若檢查為口腔癌變,經專業中醫師診斷評估後,也可考慮採取中醫藥治療。 -
口腔癌患者除了怕腫瘤復發 也深受吞嚥和語言障礙困擾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45458歲張先生為一位工廠老闆,為了工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幾年前,口腔內發現硬塊,久久不癒,切片檢查確診為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立即接受外科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 -
罹口腔癌削臉頰保命顏面受損 男子靠皮瓣移植找回自信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70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患者因不明原因口腔內側出現潰瘍,確診口腔癌的當下,除了心情低落外,更擔心顏面受損產生的後遺症,可能影響人際關係,所幸在術前費心溝通下,說明「顯微游離皮瓣移植術」可運用大腿的皮肉組織,移植到左側臉頰,術後顏面與常人無異,才讓他放下心中大石。 -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191中醫師莊振杉表示,口腔癌是發生於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口腔內膜的惡性腫瘤,好發部位以頰部黏膜最多,其次為唇部、舌側、舌尖、牙齦、口腔內膜。雖然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但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口腔癌算是最容易治療的癌症,當你發現口腔內無論是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等發生異樣,請立即找專業醫師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就會獲得完全痊癒的機會。 -
總鋪師好廚藝因頭頸癌無法親嚐 有這些症狀應速就醫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6777月27日世界抗頭頸癌日,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公布《有光的所在,就有希望》頭頸癌防治影片,李世禎就是影片中的病友,他勸誡民眾遠離檳榔,病友們應該走出家門,多多參與戶外活動,不要再自哀自憐。 -
長庚新研究獲SNQ金獎 改寫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648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今年以「建立口腔癌全球治療準則」,獲頒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醫療院所類金獎,頭頸癌團隊研究累積許多臨床數據,改寫了口腔癌的全球治療準則。 -
檳榔屬於1級致癌物 口腔癌患者有9成是紅唇族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757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人口腔癌罹患人數每年約新增7千多名、3千多人死於口腔癌,男性占所有發生和死亡人數的9成,位居男性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資料顯示,抽菸、喝酒、嚼檳榔為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如果3樣惡習都有,致癌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出100多倍,癌登報告就顯示,9成口腔癌患者有嚼檳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