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人物
-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呼籲 成立專責的「糖尿病辦公室」
醫藥衛生 / NOW人物8462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n, HSC)於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是該獎項唯一得主。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0萬人,且持續增加。歷任兩屆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深知該疾病的嚴重性,並直言,國內糖尿病的結構呈現「M型化」:一端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另一端則是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 -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0178全民健康保險邁入30週年,這不僅是台灣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個擘劃未來願景的關鍵時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即將於9月1日接任衛福部部長,在回顧健保30年來的輝煌成就,石崇良提到,健保以眾人之力、科技之助,努力守護國人健康,實現醫療平權的理想。面對超高齡社會、新興疾病與國際變局等多重挑戰,健保透過數位轉型,從過往的「疾病照顧」轉向「健康照顧」,為全民建構一個更智慧、更永續的醫療新未來。 -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9645台灣全民健康保險邁入第30年,健保改革成為當前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儘管健保在提升民眾就醫方便性與醫療水準方面受到高度肯定,滿意度很高,但醫療體系內的醫事人員,包括醫生、藥師、護理人員等卻普遍感到不滿。這背後反映出健保制度存在的深層問題,尤其是在給付制度和藥價政策方面。 -
中風後拚復健!馬拉松之父僅花半年 從臥床到站起行走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679「我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人生第1次遇到要復健!」被譽為馬拉松之父的盧瑞山,本身具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68歲的他在今年4月某日運動後,竟出現無力、意識改變等中風症狀緊急送醫,經手術後一度生活無法自理,只能整日臥床,這讓熱愛運動的他相當絕望,所幸積極復健之下,他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每日健走2、3公里也沒問題。 -
過來人親解憂鬱!與憂友對話 蘇禾3方面做到同理陪伴
醫藥衛生 / NOW人物5825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以憂鬱症過來人的身分表示,「憂鬱症是一個凍結的情緒沒有化解」。整體社會因文化教育關係,民眾已習慣迴避情緒,就像孩童常被家長斥責「不可以哭」、「不能生氣」、「大笑很難看」等話語,日後成人也就習慣隱藏情緒,將心情凍結起來壓抑自己,一旦某天爆發演變成疾病,甚至有衝動性行為時,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
NGS精準醫療東生華將廢水變黃金 總經理楊思源創新局
醫藥衛生 / NOW人物7784投身製藥業長達25個年頭的東生華總經理楊思源認為,製藥是個很有意義且助人助己的產業,不管是自行研發或從國外引進的藥物,幫助許多病人延長生命或改善生活品質,因此,對於這份工作始終保持著熱度。 -
從醫34年!一直很精彩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宣布退休
醫藥衛生 / NOW人物4239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日前於臉書貼文,「今天是當公務員的最後1天,明天退休。」同時分享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頒發退休紀念品給他的照片,消息一出,網友紛紛獻上祝福,祝他退休快樂! -
長庚急診醫洪上凱投入無國界醫生 赴加薩救援平安返台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768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火越演越烈,許多無辜民眾慘遭波及,當地死傷無數!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科醫師洪上凱在今年7月遠赴加薩走廊,投入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任務,服務期間正逢雙方交戰之際,直到上週他才平安撤離災區,回到台灣。洪上凱表示,以往也曾到其他地方進行服務,但沒有像這次嚴重和緊張。在砲彈摧殘下,當地環境極度困頓,醫療救援系統滿載,身邊的人都壓抑在不安、憤怒和悲傷的情緒裡,個中滋味可謂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