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衛生
-
她變胖無力又高血壓 竟是壓力荷爾蒙引起罕病庫欣氏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241經心臟血管科及新陳代謝科診斷,排除腦下垂體疾病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張女士右側腎上腺有顆3.6公分的腫瘤,確診罹患較罕見的庫欣氏症,由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許竣凱醫師執刀進行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切除腫瘤。 -
正使用化痰藥的民眾注意 這款外觀變褐黑色塊狀快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276今(14)日衛福部食藥署上午發布,「"強生"牧舒爾顆粒 66.67 毫克/公克」,因醫療院所通報藥品外觀與顏色改變,轉告藥廠立即啟動回收機制,變質同批藥品出廠至今約1年共5萬包,廠商研判可能院所儲存環境不佳導致。 -
帕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 逆轉中腦「黑質」異常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149帕金森氏症是1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病年齡多落在50至60歲之間,常見症狀有活動緩慢、肌肉僵硬、步行困難、顫抖等。侯泰宇院長說明,帕金森氏症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緩和症狀,但只能補充患者體內的多巴胺濃度,無法抑制退化,且長期服藥有副作用風險。 -
北榮研發AI預測心衰竭風險 大幅提升洗腎患者生命安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326大部分洗腎患者死於哪一種疾病?答案是心血管疾病,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腎臟疾病。據統計,心臟衰竭為洗腎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為了降低心衰風險,台北榮總與賽仕SAS電腦軟體業者成功開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大幅提升洗腎安全性。 -
坐著比站著輕鬆? 復健科醫師: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59脊椎每1節之間都有椎間盤,功能是負責緩衝骨頭與骨頭之間的壓力,而椎間盤主要由髓核和纖維環組成,髓核是1種膠狀軟Q的物質,具有避震效果,外圍有纖維環層層包覆,隨著年齡老化、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受傷過,內部的髓核會逐漸往外移動,如果突然的撞擊或劇烈動作,就可能引發外圍的纖維環突然破裂,髓核流出來,導致腰不能動、腿不能走等急性症狀。 -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利! 他初次發病時年紀僅40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323為提升民眾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每年的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ay)。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5歲以上者盛行率約1%,年過80,則比率提高至2%至4%。 -
有「痔」難伸15年! 微創手術改善生活品質不必再忍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297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明璋醫師表示,阿明因為近期加班頻率增加,久坐駕車讓他解便後出血的狀況更嚴重,甚至可以在肛門口摸到1小粒痔瘡,才終於讓他下定決心尋求手術幫忙,事實上,與傳統痔瘡手術後的疼痛比起來,現行微創痔瘡環切手術不但傷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且副作用與併發症也較少,已經漸漸為痔瘡手術改觀,大大提高病人對手術的接受度。 -
你都幾點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由內傷到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276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表示,其實熬夜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除了一般人認為熬夜對肝臟不好以外,晚睡會讓生理時鐘混亂,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腎上腺素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導致血壓和血糖上升,隔天精神不濟,情緒不佳等;若睡到隔天中午,又會導致晚上睡眠品質變差,周而復始,惡性循環,造成血壓和血糖難以控制,所以有些病人只好吃安眠藥幫助自己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