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治療
-
腎臟癌發現多已晚期 多重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造福癌友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366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腎癌確診人數為1437人,相較前於5年前發生人數成長逾2成,裘主任表示,這與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檢驗普及有關,許多人透過健康檢查,得以提早發現確診。裘坤元主任指出,腎臟位置在腹腔較深處的地方,加上早期腎癌症狀不明顯,等到出現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痠痛時,多已到了晚期,甚至可能轉移至其他部位。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有條件給付 爭取生存露曙光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15366歲沈女士白血球、血小板偏低及貧血,年初骨髓切片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為了控制病情採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兩次療程後,骨髓芽細胞與各項血液指數恢復正常值,雖然成功完全緩解病況,但昂貴的標靶藥也帶來沈重負擔。 -
急性白血病存活期僅4.1個月 健保今年再給付標靶藥物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986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40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治療強度,導致治療成果較差,存活時間僅有4.1個月。 -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871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治療 標靶藥物接力使用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445陳崇裕說明,確診肺癌後,病人必須先做基因檢測,依據基因突變種類表現,例如,EGFR、ALK、ROS1等,進行「個人化」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與組合。臨床觀察,超過5成以上肺腺癌屬EGFR基因突變,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腫瘤反應率相當高,腫瘤縮小的比率甚至可以超過8成。不過,不管使用第1線或第2線標靶藥物,平均1年之後,都會出現抗藥性,腫瘤復發或轉移,如果接力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就能延長治療時間。 -
婦人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 就醫檢查發現晚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165台灣1年新增1萬3千多名肺癌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因為喘、咳嗽、疼痛,或是其他症狀而就醫,多數已是晚期。 -
建立正確抗癌觀念 不讓錯誤迷思賠掉健康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6674斷食、不吃東西,就可以餓死癌細胞?許多民眾對於癌症充滿了錯誤迷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從即日起,攜手舉辦為期2周的「了解癌‧發現愛」科普展,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癌症,以正面態度抗癌。 -
逾半癌症用藥給付標靶藥物 健保年破百億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5885許多晚期癌症患者苦等健保給付救命藥,最後還是無奈病逝,為加快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速度,衛生福利部公告「新增藥品給付協議」相關法規,依此,健康保險署可以與藥廠協商議價,與藥商取得共識,加速引進好的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