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精選
-
不只是斷捨離! 研究:丟棄舊情人物品有助釋懷與原諒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607當1段感情關係因背叛而告終,面對滿屋子如:定情信物、合照、共同購買的家具等承載回憶的物品,往往令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處理。1篇刊登於國際哲學期刊《Synthese》的論文指出,丟棄那些與過往傷痛有關的物品,不僅有助於放下過去,更有助於寬恕對方的過錯,讓心裡更快釋懷。 -
疾管署出版《疫起走過》新書 記錄指揮中心防疫那些年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909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3年5月5日宣布結束COVID-19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後的1週年,疾管署出版《疫起走過 COVID-19大流行工作紀實》1書。 -
吃科學中藥就是「科學漢醫」? 脈診透過脈診儀更科學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7111如果你以為吃科學中藥,就是科學漢醫,那恐怕是有所誤會了!戰後的中醫研究也受當時西方醫學工程研發的大潮流中,擷取了西方科技,逐步嘗試發展出中醫的醫療工具,於是有現今的脈診儀的問世。 -
輕度腦創傷比你想像更嚴重! 醫:這些後遺症不可不防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7461騎車跌倒、浴室摔跤,台灣腦創傷人數眾多,但醫師提醒,別小看輕微腦創傷,這可能在提高日後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民眾務必積極保護腦部,騎車戴安全帽,家裡裝設防滑裝置。 -
《醫道:俠骨柔情》見證慈濟骨科 30多年人本醫療理念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393大林慈濟醫院日前發表《醫道:俠骨柔情》新書會,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此書內容具體記載慈濟骨科30多年的發展史,見證從花蓮到大林,老、中、青、幼4代的骨科醫師的人本醫療理念。從台北遠到的患者朱女士特別現身感謝醫療團隊,她含淚表示,30多年的病痛在大林被治好,人生彷彿重新開機,充滿希望。 -
放棄高薪工作成為無國界醫生 鄭巧鈺走出1條自己的路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618鄭巧鈺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會計系畢業後回台,在社會主流價值裡,她合情合理地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某一年,跨年加班夜,鄭巧鈺搭計程車被塞在台北市基隆路的車陣裡,她默默對自己說聲新年快樂。「那時候工作很忙碌,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卻很茫然,很想跳脫這種惡性循環。」小時候住在非洲一段時間,剛好看到非洲蘇丹衝突的新聞,她很想起身做些改變,決定去非洲當志工。 -
診間裡的療癒天使! 一探邱雯琪成為音樂治療師的旅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224走出琴房,走向人群,從小音樂科班長大的邱雯琪,卻選擇了一份不是傳統演奏的工作。她是台灣少數取得國際MT-BC證照的音樂治療師,而這份工作的起點,是高中時,遺留在外公病房裡的思念。 -
陳彥博擊敗咽喉癌!花2年重新訓練 跑出極地超馬冠軍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796陳彥博從小就是競速滑輪運動員,高中轉為田徑運動員,從此跑出自信。他在2008年磁北極650公里大挑戰獲得第3名,是歷屆最年輕完賽的選手,也是他跨入極地賽的起點。2013年加拿大育空700公里極地超馬橫越賽,日夜溫差高達40度的嚴酷比賽,他獲得第3名,亞洲第1人成功完賽。2016年挑戰4大極地超馬大滿貫賽(非洲納米比亞沙漠、中國戈壁沙漠、智利阿他加馬沙漠、南極洲),他獲得總冠軍,也是亞洲第1位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