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外科
-
主動脈血管瘤好發60歲以上中老年人 若大出血致死率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477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非惡性細胞異常增生,而是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通常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以上,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與剝離等。 -
七旬老翁瓣膜逆流險喪命 緊急修補手術救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3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說明,心臟共有4個腔室,分別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與主動脈間有瓣膜維持血液單一方向流動;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稱為二尖瓣膜;左心室與主動脈間的稱為主動脈瓣膜。心臟因為有這些瓣膜才能維持正常且有效率的血液輸出功能。 -
胸悶冒冷汗 退休主管腹主動脈大如網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76「腹主動脈瘤就像是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孟霖醫師指出,腹主動脈瘤最大徑若超過6公分,1年內破裂機率高達10至20%,且隨著動脈瘤變大,生長速度越快,隨時都可能破裂,奪人性命。 -
血管栓塞標靶療法 超音波溶解成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97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林寶彥醫師表示,血管栓塞的溶栓治療主要是依靠藥物,包括抗凝血劑及血栓溶解劑,通常以周邊靜脈滴注,並不能保證完全清除血栓。因大型深層的血塊需一開始就用足量的溶栓劑才能溶解,而滴注藥物也須在血栓剛形成時就與之作用,否則血栓成熟堅固就不易被解離。 -
食道卡魚刺 婦女硬吞飯竟吐血休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03收治這名女病患的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柯宏彥說明,女病患前一星期因為不小心吞到魚刺,造成吞嚥疼痛不適,於是到基隆長庚醫院就醫,透過內視鏡,順利移除卡在食道內的魚刺。 -
胸骨固定開心手術 大幅降低術後感染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21許傳智解釋,由於傳統胸骨切開術是從病患胸骨正中切開,最後以鋼絲將兩側胸骨縫合固定,病人在術後深呼吸或咳嗽時常會因胸骨移動而感到疼痛。這往往容易導致病患術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於日後的心肺復健也會造成阻礙,而改採胸骨固定系統便可克服這些問題。 -
肢體無力又胸痛 當心主動脈剝離併發腦中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11主動脈剝離是種複雜且致死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必須緊急進行治療避免死亡。成大醫院心血管外科蔡孟達醫師說明,主動脈剝離係指血液經由主動脈內膜的撕裂處進入主動脈壁中層,使得正常的血管腔被剝離成「真腔」及「假腔」兩個空間。這可能會併發主動脈破裂出血、心包填塞、器官血流不足等情形,以致死亡風險提升。 -
復興空難劫後重生 劉醫師重披白袍造福人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76「這條命真是撿回來的!」劉先生說,飛機墜機,自己死裡逃生,墜機後被困在淹水的機艙內,很幸運地被救難隊救出來。被送至醫院時,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經緊急手術救回。在轉進加護病房後,又罹患嚴重肺炎,險些喪命,最後又奇蹟似地被救活。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宛如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