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瘤致死率高 好發於60歲以上中老年人

3029
【NOW健康 黃于庭/台北報導】
血管硬化
▲主動脈血管硬化會使得血管壁變脆弱,長時間血管壓力衝擊後,恐演變為動脈瘤。(圖/ingimage)
fiogf49gjkf0d

當人體最大的主動脈血管硬化,因血管壁變脆弱、無彈性,長時間血管壓力衝擊後,恐演變為動脈瘤。心臟血管專業醫師提醒,尤其是男性罹患機率高於女性,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抽菸者特別需要留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表示,主動脈血管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成因是動脈血管肌肉層細胞退化,造成管壁彈性疲乏,血管像氣球般向外鼓起,當患者的主動脈血管瘤直徑達5至6公分以上時,隨時都可能破裂,若因此大出血,則有相當高的致死率。

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非惡性細胞異常增生,而是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通常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以上,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與剝離等。

姜智耀提到,主動脈瘤發病緩慢,早期無徵兆,根據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胸主動脈瘤,因周圍臟器壓迫,會有突發劇烈胸痛;腹主動脈瘤則可能壓迫到腰神經導致腹部、腰部或背部疼痛。

至於治療方式,姜智耀指出,當動脈瘤大於5公分以上時,則必須採積極治療手段,主要有傳統外科開刀治療,以及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等。一般而言,傳統外科開刀治療的成功率可達九成,缺點是手術時間長、恢復期長,需1至2週後才能出院,併發症的風險相對較。

相較於傳統外科手術,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為「主動脈瘤腹膜支架」治療法,主要是運用血管腔內支架將主動脈瘤內的不正常血流隔絕,避免動脈瘤持續擴大而導致破裂。此手術對人體傷害小、恢復期較短,通常1周內即可出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