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醫學
-
顱底腫瘤影響視力 內視鏡手術免開腦惡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558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緯歆表示,腦下垂體腫瘤以及各種顱底腫瘤,位於頭顱深處,周遭又緊鄰腦神經及供應腦部構造重要的血管,稍有閃失,患者術後可能會有神經功能缺損及內分泌功能失調。 -
突然呆滯、晃神、尖叫 有可能是癲癇症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49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20萬癲癇病友,每百人約一人罹病,台灣癲癇醫學會莊曜聰理事長指出,癲癇並非精神病,也不會傳染,但大眾對癲癇的認知有限,以致病友在就醫及生活上遭遇重大挫折。 -
本土「腦適能測驗」 有效快篩輕度失智症患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42據統計,未來40年,全台失智症患者將持續增加逾90萬人,早期發現與正確診斷刻不容緩,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表示, 6但常見的失智症評估量表可能過簡單、誤診率高,有的則費時、施測環境限制多,未必適用於國人。 -
非家族性低血鉀癱瘓 三總發現致病基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68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宋志建表示,鉀離子在體內負責許多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在於肌肉收縮的調控,當處於低血鉀時,便會產生心律不整與肌肉癱瘓。 -
輕度認知障礙者 多閱讀打牌動腦防失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76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傅中玲表示,陳先生接受簡易智能測驗得滿分,但經常忘東忘西。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管理記憶的海馬迴沒有萎縮,卻有些白質病變。兩年後再次以正子斷層攝影檢查出,腦中已經開始有類澱粉堆積現象。 -
基因變異—出現濕疹、白斑 竟為「結節硬化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279 -
只想一夜好眠! 對症治療擺脫安眠藥依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45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生理科主任蕭光明醫師表示,全台失眠人口高達200萬人,其中9成民眾選擇不求診,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以致國人每千人平均每天吃掉9.1顆安眠藥,為美國3倍,但不少民眾安眠藥愈吃愈多顆,失眠問題卻未見改善。 -
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 致病基因新發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77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最常在兒童期及青春期發病。根據美國統計,盛行率約為2500分之1,以此推估,台灣至少有9000名病患。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林恭平表示,早期患者發病時,常被誤診為小兒麻痺,若症狀更輕微,患者很可能以為只是自己體能差,因而延誤治療時機,以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