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楊志良
-
八千八百億前瞻計畫 病友聯盟呼籲將醫療納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88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公布最新「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HE)」數據,104年共占當年國內生產毛額(GDP)5.8%;不僅較103年減少,若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為9%,鄰近的日本為11.2%,韓國也達7.2%,臺灣僅有5.8%來看,可顯見我國對於醫療保健之重視嚴重不足。 -
葉金川新書《最美好的時光》 分享人生下半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325葉金川將自己對於生病的體悟、生命課題、退休生活的思維等想法,集合在他最新出版的《最美好的時光》一書中,並於新書發表會上,與推薦嘉賓友人楊志良、陳永興及張鴻仁,談書談生命,分享人生走到後半場,仍要充滿夢想和活力、充滿創意和挑戰。 -
不一樣的銀色耶誕 預約「聖誕老人到你家」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58高發會今年首辦台灣唯一的「聖誕老人培訓學校」,海選40位銀髮族參加培訓課程,打造樂齡第二舞台。理事長楊志良今(29)日化身為聖誕老人與學員一起出席記者會,他表示,透過聖誕老人培訓學校的趣味課程,讓長者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到如何裝扮聖誕老人,除了提供長者舞台,讓他們發揮專長貢獻社會,也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共襄盛舉做愛心,支持這次的活動。 -
推動醫療分級 健保署開公聽會廣納意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83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因健保醫療資源有限,雖落實分級醫療所涉及的層面廣泛,但仍希望透過公聽會了解各家專家學者及民意代表的看法,作為擬訂策略的參考。前衛生署長、現任亞洲大學教授的楊志良認為,分級醫療是手段,最終目標是希望透過醫療分流,提高醫療照護品質。 -
迎接9年後超高齡社會 產官學聯手活躍老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70目前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293萬人,2025年將達473萬人,比目前多了178萬人,楊志良表示,預估2018年老年人口約14%,共344萬人,進入高齡化社會,2025年老年人口占20%,進入超高齡社會。不過,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將減少138萬人,現今失能人口約75.5萬人,而長照計畫僅對16萬失能人口提供補助,到了2025年,失能人口成長至100萬人卻可能面臨財政短缺與人力緊縮等迫切的問題。 -
補充保費門檻提高 一般民眾真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8部長蔣丙煌表示,提高補充保費門檻後,對收入較低者有幫助,但資金運作龐大者,仍要負擔補充保費。他預告,新制上路後,健保保費每年短收42億元,2017年將出現財務短絀,2019年起安全準備會降至三個月以下,屆時不排除調整費率。在此之前,健保費率將維持現行4.91%。 -
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 活出生命最終尊嚴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29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的重要性,《今周刊》舉辦記者會,邀請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林建德、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已故棒球教練徐生明妻子謝榮瑤、臺大醫院金山院區院長黃勝堅以及衛生環境福利委員會立法委員楊玉欣等人,一起來推廣簽署。 -
楊志良:開放瘦肉精肉品 TIFA受益產業應加稅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4楊志良強調,台灣實施民主,但民粹也很多,開放之後,可以預期會有許多民代、相關業者上街抗議。不過,這責任如果全要馬政府承受,也不太對,主要原因在於美方訴求不夠明確。「美方要的更多!」楊志良分析,美方要求開放的程度、訴求迄今不明確,不說清楚講明白,根本無從討論起。事實上,美國牛肉在台灣的市場已經飽和了,可想而知,美國這次重點不在瘦肉精,而是希望透過此舉,更多肉品內臟可以銷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