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悶熱
-
秋冬首重呼吸道保健! 醫曝居家防過敏原1環節不可少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793在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過敏體質,而且1年4季皆會發作,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文龍指出,尤其台灣秋冬季節陰雨綿綿,室內易成為黴菌的溫床;居家常見的過敏原,有高達90%為黴菌、塵蟎和灰塵,這些藏在家中的危險因子不容輕忽,像是居家裝設的窗簾就是一個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 -
汗斑好發這些部位如何預防? 醫師親授遠離汗斑3大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01入秋後,早晚涼意,但白天仍覺潮濕悶熱,不少人在背部、頸部、前胸等處冒出咖啡色等不規則的汗斑,有些則是白色斑塊,模樣嚇人,且易反覆發作。皮膚科醫師提醒,有汗就擦,衣服濕了就換,身體保持乾爽,才能遠離汗斑。 -
除了抗疫也要抗痘! 解決「口罩痘」問題網友分享撇步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325疫情期間1整天戴著口罩,「口罩痘」問題成了許多人的煩惱,不僅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第1印象,也連帶影響著1個人的自信心,因此,哪些方式能有效對抗痘痘,也引起廣大網友熱烈迴響。網友認為「保持皮膚乾淨」是對抗痘痘最關鍵的因素,合適的保養品以及定期去角質也十分重要。若是各種方法都不見效,建議要到皮膚科諮詢專業醫師! -
縮胃告別病態性肥胖! 形體雕塑手術解決皮膚鬆弛贅皮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960賽車教父廖老大之前就曾公開表示,他藉由縮胃手術來告別病態性肥胖,恢復健康身體。但由於過去劉先生一直都處於病態性肥胖的體重,身體的皮膚彈性纖維早已因長期受到拉扯,而失去原有的彈性,使他在回到標準體重後,腹部仍有一大圈鬆弛的贅皮。大量的贅皮不僅使劉先生對於體態感到自卑,加上本身從事裝修工程的關係,悶熱的工作環境也造成贅皮間出現大面積的濕疹與濕疹,反覆發炎後產生黑色素沈澱。 -
長新冠氣虛患者容易中暑? 跟著中醫這樣做能有效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68近期門診病人許多都是長新冠康復後覺得異常疲倦、頭痛,擔心是後遺症,這時候多可以從「曬太陽」看出端倪。這類病人容易感受外邪,包含暑邪。如果在大太陽下活動,又馬上進入冷氣房,熱氣就容易閉鎖在體內,造成頭昏悶熱不適、煩嘔、疲倦等症狀,這樣就是中暑了。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林巧梅建議中暑時可以平躺休息、移至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分電解質,急症仍須送急診,輕症可以刮痧緩解。 -
過敏非不治之症!中醫從體內改善 調養最佳時機在夏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6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鄭愛蓮醫師透露,台灣冬天濕冷,過敏者容易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夏天進行治療,趁過敏症狀少時,將重點放在身體調養,盡快把五臟六腑調理好,而治療過敏、待體質調整完畢,一般都需花費半年至1年的時間。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小學1年級的孩子,是在秋冬來看診,服用藥物到隔年夏天結束,甚至秋天還在吃保養藥物,結果停藥後,那年冬天過敏症狀就好轉許多。 -
炎夏汗流不停!4族群全身汗臭好困擾 除臭8招立即見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41炎炎夏日,毒辣的太陽高掛在天空中,只要出門走沒幾步路,汗水就不斷沿著臉龐、脖子往下流瀉,濕濕黏黏很不舒服,也讓人心煩意亂。更讓人討厭的是如果擠在如沙丁魚的公車、捷運或是電梯裡面,往往會有一股酸臭的鹹魚味、夾雜著各式各樣的香水味直衝腦門,真恨不得立刻跳下車呼吸新鮮的空氣。 曾經有醫師針對體臭患者進行臨床統計,結果顯示有將近4成的民眾曾經因為狐臭、汗臭等狀況,而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也有大約 -
夏天太悶熱!女性私密處飄異味 生活5作息預防陰道炎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103林小姐因工作關係常忙到忘記喝水、上廁所,上班太累下班也懶的運動,結果近期發現私密處搔癢、分泌物增加,飄出異味,就醫確診陰道炎。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嚴絢上提醒,女性務必多喝水、多上廁所,穿著透氣衣褲,別悶壞「妹妹」,引發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