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康復之友
-
家庭照顧者需要喘息空間 家總籲強化社工專業守護網絡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38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12年全國約有86萬人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114年政府長照2.0服務預算將達879億元,另計畫投入480億元推動113至117年「身心障礙照顧資源布建計畫」,期盼降低家庭照顧者的負擔。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強調,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政策以「照顧不離職、照顧有喘息」為主軸,將強化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增加喘息服務,如搭配活動,提供喘息安全看視服務;布建家庭照顧者據點,提升長照、身障及精神病人之家庭照顧者服務量能及增加服務可近性;鼓勵社區布建互助喘息據點,並研議納入長照服務體系;以及推動「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 -
思覺失調用藥可控制 不貼標籤拉近患者與社會的距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27許世杰醫師提到,隨著醫療發達,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狀,避免復發,患者只要規律用藥、穩定治療,就能維持日常生活狀態,甚至有機會重返職場。不過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調查發現,約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感到自卑,認為病情阻礙其社交生活。此外,社會大眾對思覺失調症認知不足,還是常有人以「怪人」、「不定時炸彈」等負面字句來形容患者。 -
思覺失調症更名滿周年 30年病友重建社交自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17康復之友聯盟舉行「精神康復小撇步徵文比賽」頒獎典禮,邀請精神康復者分享「如何幫助精神疾病康復的小撇步」,獲得第一名的林先生分享自己罹患疾病30年的親身經驗,以「面、服、離、靜、回」五字訣,成功與症狀和平共存。 -
「精神分裂症」遭誤解 康盟籲更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57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精神部主任的黃敏偉醫師指出,據推估,台灣約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為對疾病欠缺認識,對罹病感到丟臉,沒有接受治療。事實上,日本於2002年將「精神分裂」更名為「統合失調」,並透過心理衛生教育宣導,兩年內將就診率提升了二至四成。 -
心靈影展起跑 三部影片免費觀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19 -
捷運蹺腿女認錯 病友團體:勿污名精神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67康復之友聯盟呼籲,「道德倫理與精神疾病無關」,這是基本知識,請當事人不要再以精神疾病為由,搪塞與規避自身違反倫理道德的脫序行為。以罹患精神疾病為由,將自身錯誤行為予以「合理化」,這嚴重污名精神疾病,且更加重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 -
精神疾病非脫罪工具 做錯事勿賴給憂鬱症躁鬱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18 -
心靈影展—尋找心理醫師 看電影開啟生命之窗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