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動脈瘤
-
天冷動脈瘤易破裂 危者恐致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12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醫師表示,自去年12月20日開幕至今,共有300多人接受磁振血管造影檢查,其中10人腦內動脈瘤、2人有腹部動脈瘤,比例為4%,較國外稍高。
-
顯影劑過敏 54歲男子膀胱險脹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1少數人在施打顯影劑後,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崇逸說明,症狀輕微者可能會嘔吐、頭暈、打噴嚏、鼻塞,不過短時間就會消退。 -
天冷頭痛誤當感冒醫 腦部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02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說明,林姓婦人自述,三年前就出現過頭痛問題,當時只要吃藥打針就會痊癒,沒想到這次頭痛這麼嚴重,原本還以為是單純感冒,結果後來竟頭痛到無法說話,起身都成問題。 -
腹部冒跳動腫塊 腹主動脈瘤恐致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1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動脈硬化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下肢動脈阻塞的病人,有很高機率合併身體其他動脈阻塞病變,如心臟冠狀動脈、大腦血管及腎動脈的病變,因此會有較高比例的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衰竭的可能性。 -
頭痛頸硬是感冒? 當心高致死率剝離性動脈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74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說明,經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李太太顱內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一般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一條,但該名患者血管卻剝離成兩條,導致血行受到干擾,形成所謂「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不順,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腦部大出血。 -
腳冷抽筋 恐為胸主動脈剝離癥兆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343新光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林佳勳表示,長期抽菸,以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患者,血管內膜容易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以致脆弱,一旦承受不住高壓就會破裂,造成主動脈剝離症。
-
腦動脈瘤破裂中風 24歲女子險喪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879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道杰醫師指出,動脈瘤的成因通常是因為血管內皮中層萎縮,慢慢形成缺陷,鼓起時像顆氣球容易破裂,大部分發生50、60歲,死亡率相當高。陳小姐才24歲便出現動脈瘤破裂,屬於罕見的病歷,醫師推測跟遺傳有關,可能罹患血管結締組織的先天基因缺陷疾病,以致造成血管壁變薄、破裂。 -
北榮新複合式手術室 縮短心血管手術時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0台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施俊哲主任解釋,腹主動脈是位於腹腔內一條連接胸主動脈及橫隔以下臟器的大血管,通常由於動脈硬化、吸菸、高血壓及傳染病等因素,使動脈壁彈性纖維減弱,在血流持續沖激下,腹主動脈會從2到3公分膨脹到4到5公分,形成主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