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頸硬是感冒? 當心高致死率剝離性動脈瘤

3121
【NOW健康 黃筱雅/台中報導】
剝離性頸椎動脈瘤
年已六旬的李太太,日前清晨突然頭痛昏倒,送醫檢查發現腦右側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蜘蛛網膜下腔腦出血,緊急放入兩根顱內支架保護剝離血管,術後恢復良好。醫師提醒,若民眾突發嚴重頭痛,頸部異常僵硬,不要以為只是小感冒,因為這可能是致死率高的剝離性頸椎動脈瘤!

年已六旬的李太太,日前清晨突然頭痛昏倒,送醫檢查發現腦右側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蜘蛛網膜下腔腦出血,緊急放入兩根顱內支架保護剝離血管,術後恢復良好。醫師提醒,若民眾突發嚴重頭痛,頸部異常僵硬,不要以為只是小感冒,因為這可能是致死率高的剝離性頸椎動脈瘤!

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說明,經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李太太顱內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一般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一條,但該名患者血管卻剝離成兩條,導致血行受到干擾,形成所謂「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不順,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腦部大出血。

楊道杰醫師指出,「剝離性動脈瘤」好發於50到60歲,特別是有高血壓病史的東方女性,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1。病因可能是天生體質或用力咳嗽,導致脖子過度擺動,加上血壓忽高忽低,最後血管裂開、引發頸痛頭痛,目前尚無較好的預防方式。

起初李太太自覺感冒頭痛、頸部僵硬,這可能是動脈瘤輕微小出血或剝離,產生類似感冒症狀,幾天後便突然大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頭痛僅服用止痛藥緩解,雖然疼痛情況會被壓制下來,但卻會延誤疾病治療時機。

楊道杰醫師表示,由於目前無法以外科手術「夾除」剝離性血管,該患者右側動脈為她個人主要椎體動脈,也不能以血管犧牲的方式治療,否則會引發大中風。因此,採取血管內重建治療,放入兩根顱內支架,保護血管不再出血,藉支架讓她的血管內皮再生,修復剝離的動脈。3個月後,李太太血管內皮已生長完整。

楊道杰醫師強調,這種顱內支架是國內近10年來引進的手術,風險比心臟支架更高,可運用在顱內血管狹窄,或是顱內剝離性動脈瘤的栓塞治療上。由於長度2至3公分、直徑0.4公分的支架屬於體內異物,術後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凝結藥6個月,以避免血栓中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