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下背痛
-
長期扛重物 男子下背劇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22成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連偉志表示,腰椎旁肌不適引起疼痛,並非只有肌肉本身出問題,包括神經根病變、內臟疾病、關節炎等病症也可能引發疼痛。有腰椎旁肌疼痛的民眾,建議就醫接受詳細檢查,確診後對症下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久坐引起下背痛 伸展運動可舒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70榮新診所疼痛控制科主任胡新實表示,下背痛又稱腰痛,大約超過80%的人,在一生之中都曾有過這種疼痛的經驗。但背痛其實只是一個症狀,引起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大致分成三大類,最常見的是脊柱四周的軟組織病變,通常是肌肉使力不當,佔所有直接原因的八成以上;脊柱病變引起之下背痛,包括椎間盤突出症、骨刺、僵直性脊椎炎等大約佔10%;其它像是脊柱、脊髓等之腫瘤、月經異常、懷孕,腹腔內血管疾病及情緒問題等,其發生率則小於10%。 -
久坐不動易痠痛 假期應多休息多伸展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001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洪大為醫師表示,通宵打麻將,惡補沒機會看的連續劇,或是熬夜打線上遊戲,是許多民眾最常從事的春節娛樂,加上南來北往走春拜年,困坐車陣中,長假期間民眾久坐不動的機會比平日增加,引發肩頸及下背疼痛的人也變多。
-
安心孕動》孕婦瑜珈 紓壓助產好處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40根據現代醫學研究,流產有可能是因為胎位、孕婦的體質及其他因素,與孕婦的動作沒有太大關係;且因分娩過程艱辛,若孕婦擁有良好的體力、肌耐力,反而有助生產順利。醫師也建議,懷孕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媽咪,每天可做30分鐘的溫和運動,不僅能分娩順利,對幼兒的血管健康也有幫助,且產後的身材恢復也較快,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
腦脊髓液滲漏形成囊腫 誤診為脂肪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87蕭小姐表示,六年前曾因跌倒接受二次腰椎手術及一次頸椎手術,原本的下背痛、右下肢疼痛、頭暈、嘔吐、右手痛等症狀皆獲得改善,但二年前再度跌倒,開刀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造成嚴重頭痛、頭暈,無法行走,背部傷口處更隆起一處腫塊,醫師原以為是脂肪瘤,僅給予口服藥物及局部注射止痛。
-
五月新措施 健保IC卡刷超過20次出警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113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科長林寶鳳指出,去年全台門診就醫次數超過100次民眾約有3萬3千人。南部有名48歲男性看診次數最多,一年看診高達582次,主因為下背疼痛問題無法治癒,治療期間也被診斷出罹患高血壓、情感型精神疾病。從今年開始介入訪視輔導,限制只能到住院附近的4間院所就醫。
-
背痛腳跟痛未必運動傷害 恐罹僵直性脊椎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7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林孝義主任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異常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間,男女比例約為3比1,包括藝人余天父子、周杰倫等,若發病後未及早治療,會侵犯脊椎及關節,主要症狀為下背部及臀部痠痛,尤其是在薦腸骨關節處,造成脊椎僵硬,運動範圍受限,有些患者連手指和腳趾會發炎腫脹。
-
除舊佈新過好年 遠離痠痛有妙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副處長歐佳齡表示,年終大掃除常需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或反覆重複同一動作及過度勞動,增加身體之負荷,尤其有肌肉骨骼舊疾或經常需站立、搬運重物及執行頻繁家事等之民眾,可能因為大掃除不正確的姿勢或不當的施力,增加了肩頸酸痛、腕道症候群或網球肘及下背痛,甚至脊椎受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