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不安全性行為 小心B、C型肝炎病毒入侵
癌症新知 / 肝癌4048肝基會教授楊培銘指出,國內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台灣肝癌患者中約六至七成感染B型肝炎,兩成為C型肝炎,在B肝疫苗納入常規疫苗後,盛行率逐年下降,但C肝缺乏有效的預防,嚴重危害國人健康。 -
肝腫瘤越大顆 患者死亡率越高
癌症新知 / 肝癌15498由於手術及抗病毒藥物等進步,不少國家研究發現,大型肝癌經治療後,存活機率會跟小型肝癌一樣,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與台大公衛學院研究結果卻推翻了這項說法。 -
不願面對病情 B肝婦人罹惡性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4866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嘉齊指出,吳女士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合併肝硬化,又未定期追蹤,以致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惡化為多發性肝癌後,治療難度明顯較高。 -
經導管栓塞療法導管納健保 患者可省兩萬四
癌症新知 / 肝癌3772周清蓮表示,國內肝癌患者眾多,每年約有8000多人死於肝癌;肝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一般認為是優先考慮項目,其他則有經導管栓塞療法、局部酒精注射、電燒療法、冷凍療法、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 -
30歲年輕人腹脹吃不下 竟是瀰漫性肝腫瘤
癌症新知 / 肝癌4166高銘海說明,各類良、惡性疾病在最早至最晚期期間,都可能產生腹脹症狀,除影響消化功能外,也會因腫瘤位置與大小不一,對腹部空間造成壓縮。另外,年紀大代謝變差、胃腸潰瘍、胃酸逆流、慢性B、C肝炎與肝硬化,開刀之後的沾粘與結構改變等也可能引起腹脹。 -
喝花茶別吃花瓣 DDT農藥殘留肝癌風險增
癌症新知 / 肝癌2303最新一期《台灣衛誌》中刊出一篇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團隊所做的研究顯示,儘管飲用含DDT之花茶似乎不太可能造成公共衛生安全疑慮,但直接嚼食花瓣,以保守觀點來看,仍有DDT暴露的健康風險。 -
做好B肝、C肝防治 肝炎帶原者遠離癌變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2374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家族中有肝炎的家族病史卻沒多加注意,肝炎帶原多年造成「肝臟反覆發炎」,進而「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這就是典型的「肝癌三部曲」!既然B型和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為什麼多數肝病患者並沒有積極追蹤治療呢?戴醫師認為,原因在於肝臟沒有神經分布,身體無法第一時間用疼痛反應出警訊,等症狀明顯往往為時已晚。 -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 C型肝炎盛行率偏高
癌症新知 / 肝癌148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及台灣肝癌醫學會等三大學會於8月5日舉辦「保肝的未來進行式」衛教影像展,公布全台肝癌防治地圖,呼籲民眾重視各地顯著的肝癌致病因子,蔡先生出席活動,希望C肝患者應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