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HIV
-
今年愛滋有望低於千例 「男男性行為」禁捐血可能解除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95近期各地都進行鼓勵捐血措施,而多數人也了解不可捐血的狀況或族群有哪些,實際上有1種情形,知道的人不多:就是男男性行為與雙性性行為者是不可捐血的。近日美國紅十字會宣布將取消這項以性取向為主的禁令。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專家希望國內HIV每年病例數每年降到1千例以下,再放寬。 -
最新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策略公開 圖解懶人包1次掌握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07我國每年約1萬多人死於肺炎,大部分為65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日前決議,所有65歲以上長者都建議打1劑13價或15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1年後再打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建立起免疫系統。 -
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具傳染力!4成感染者不知「U=U」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741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將7月2日訂為「U=U Day」,力求讓所有人不再為愛滋所恐懼。 -
衛福部撥2億元經費 「慢性傳染病照護品質計畫」開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96雖然看不到,感覺離我們很遠,但我們時時刻刻受到「慢性傳染病」威脅。健保署公告「全民健康保險慢性傳染病照護品質計畫」,增進3項慢性傳染病的照護品質,讓病人成為中心,提高治療成效並且降低醫療負擔。 -
「巴氏量表」事關看護申請 該不該保留醫界提不同看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53近期有醫師因為巴氏量表的開立,與病患家屬起衝突,引發各界對於巴氏量表存廢的討論。據媒體報導,內湖三軍總醫院的神經外科醫師,認為病患不須開立巴氏量表,使得家屬不滿揮拳。對此,部分專業人士認為不應由醫師來開立這份量表,建議整合到「長照2.0」機制中;而衛福部則回應,暫時不調整現在機制。 -
COVID-19疫情趨勢周報 XBB與BQ.1明顯增BQ.1居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3月24日到3月30日平均每日新增96例COVID-19有併發症的本土病例,較新制前1個月之每日中重症平均數119例略降;另境外移入病例總計3例。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5例死亡,亦較再前1週(3月17日到3月23日)之每日死亡平均數34例下降。 -
女性確診者發病後才發現染上愛滋 疾管署呼籲定期篩檢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998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然疾管署統計,2022年新增42位女性的愛滋感染者,且在感染後3個月才發現自己感染愛滋,使自己受到愛滋病毒侵擾的時間拉長。因此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提醒,女性也應該勤於進行愛滋篩檢。 -
C肝是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3大醫學會呼籲糖友做這篩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1糖尿病患為C肝高風險族群,台灣糖友C型肝炎盛行率為6.1%,而C肝患者的糖尿病盛行率則為18%。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學會、肝臟研究學會等3大醫學會今天公布「糖尿病與C肝治療指引」,建議成年糖尿病患一生至少做1次C肝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