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趨勢周報 XBB與BQ.1明顯增BQ.1居首

1970
葉立斌 報導
COVID-19疫情趨勢周報 XBB與BQ.1明顯增BQ.1居首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週檢測的變異株中,與前次有明顯變化,本土的XBB與BQ明顯增加,目前BQ.1有36%,暫居首位。(資料來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3月24日到3月30日平均每日新增96例COVID-19有併發症的本土病例,較新制前1個月之每日中重症平均數119例略降;另境外移入病例總計3例。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5例死亡,亦較再前1週(3月17日到3月23日)之每日死亡平均數34例下降;死亡個案中,90%具慢性病史、69%未打滿3劑疫苗、91%為60歲以上。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疫情持續呈下降趨勢。


▲中重症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流行病毒株有變化 XBB有感增加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週檢測的變異株中,與前次有明顯變化,本土的XBB與BQ明顯增加,目前BQ.1有36%,暫居首位。指揮中心指出,上週新增檢出30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11例本土個案分別為4例BQ.1、3例BA.2.75、3例XBB(均非XBB.1.5)、1例BA.5;另19例境外移入分別為13例XBB(含7例XBB.1.5)、6例BA.2.75。上週BQ.1及XBB均有增加趨勢,BA.2.75明顯下降,但近四週監測總計,本土主流病毒株BA.2.75仍為(64%),其次為BQ.1及XBB(各11%),須持續密切觀察。 WHO表示BQ.1、BQ.1.1、BF.7、BA.2.75.2、CH.1.1、XBB及XBF等變異株具較佳傳播力及適應力,但現有證據顯示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且BA.5次世代疫苗對變異株具保護力,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同時羅一鈞表示,口服抗病毒藥物仍維持舊有開立模式,需特別說明的是,今日上午針對單株抗體的用藥對象擴大一事,討論重點為:去僅限縮血液腫瘤與器官排斥患者、以及HIV發病階段的人,以及其他有免疫細胞治療病患,未來將擴大3類對象:需積極治療、曾進行骨髓移植,以及全身性自體免疫族群的患者,都將納入單株抗體用藥對象。


▲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說明,全國COVID-19疫情持續下降,重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及未接種滿3劑疫苗,呼籲長者等重症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與及早用藥,並持續監測防疫措施鬆綁後對疫情影響及變異株變化。同時羅一鈞說明,


▲全國住宿式機構篩檢陽性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未來負壓專責病房 由醫院自行決定數量


另一方面,羅一鈞說明住宿式長照機構的住民維持1週1次篩檢,陽性率0.5%,與前週相較持平,目前未針對住宿式機構做調整,將持續觀察。另1項為醫療資源保存過程,目前空床率超過7成,最高為高屏80%,台北為63.5%,醫療應變組會議後決議取消各醫院規定的開設上下限,由醫院是收治需求開設,僅有2但書:醫院不得要求新冠病患轉院,衛生局需積極協助醫療資源調度,有床位需求的話可以同區內的醫院協助。


將持續協助後續病床的利用情形。從這張圖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等表格在輕症免隔離上路後,這些資源多退場,未來1月完成後續整備,退場作業將持續到4月底。


▲專責與負壓隔離病房空房率偏高,會中將討論是否取消各醫院的開設比例限制,由各院自行定奪。(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南北潤餅作法差異大! 吃1份潤餅熱量要慢跑2小時消耗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