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量表」事關看護申請 該不該保留醫界提不同看法

3508
葉立斌 報導
「巴氏量表」事關看護申請 該不該保留醫界提不同看法
▲什麼是巴氏量表?家有長輩的讀者或許不陌生,近期有醫師因為巴氏量表的開立,與病患家屬起衝突,引發各界對於巴氏量表存廢的討論。(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有醫師因為巴氏量表的開立,與病患家屬起衝突,引發各界對於巴氏量表存廢的討論。據媒體報導,內湖三軍總醫院的神經外科醫師,認為病患不須開立巴氏量表,使得家屬不滿揮拳。對此,部分專業人士認為不應由醫師來開立這份量表,建議整合到「長照2.0」機制中;而衛福部則回應,暫時不調整現在機制。


什麼是巴氏量表? 為何會造成家屬與醫師的糾紛?


什麼是巴氏量表?為什麼家屬要因此動手?相信家有長輩的讀者,對巴氏量表或許不陌生。


巴氏量表用來評估個案的日常生活功能,用於復健、老年病患。內容評估10項日常生活狀況,有進食(可在合理時間內自己用餐具吃)、移位(可自行從床鋪移動到椅子上)、可自行刷牙洗臉、如廁、洗澡、平地走動、上下樓梯、穿脫衣物、大便與小便控制。


量表分數愈低,表示生活自理能力愈差;低到1個標準,將可申請外籍看護。由於外籍看護與本國看護費用相比不算高,不少家屬將此事看得很重要,由此引發多起醫療暴力,這案例並非首見。然巴氏量表多由醫師開立,但醫師通常難以了解病患的真實狀況,所以醫師與家屬的糾紛,並不罕見。


專家:將巴氏量表整合進長照2.0 避免由醫師負擔決策壓力


因為巴氏量表的開立影響層面相當廣,關於是否繼續存在,各界看法不一。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金立表示,他支持保留巴氏量表,但目前這項措施執行時,發生的問題是:內容很難呈現個案在多數環境的表現,僅能呈現個案在主要生活空間的狀態(例如:視障者在住家內,分數會很高;反之到陌生的地方,分數就很低)。在評估個案的狀況時,應該更嚴密與周全。


林金立表示,不該讓醫師1個人來扛開立巴氏量表的責任,多數醫師難以前往個案的主要生活空間做深入觀察。他建議,現在「長照2.0」已行之有年,對於失能評估的流程相當完整,照管專員可透過CMS照顧管理評估量表(其中已包含巴氏量表),來進行評估。關於是否繼續保留巴氏量表,衛福部僅說目前「不調整政策」。


更多NOW健康報導
▸胸痛、呼吸困難別輕忽! 圖解氣胸5大成因帶你1次搞懂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