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麵包
-
吃出來的慢性病!醫師提醒第2型糖尿病患者 注意飲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84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第2型糖尿病佔了9成,大部分罹病原因均與飲食有關。第2型糖尿病主要致病原因為攝取過多的熱量,且運動消耗又太少,導致肥胖。長期下來,體內胰島素代謝異常,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以致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 -
預防糖尿病7大方式! 網友:從飲食、運動下手就對了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869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至2020年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11.1%,換言之,台灣約有10分之1人口都是糖尿病患者,甚至還位列台灣2021年前10大死因,且因為症狀不明顯,更經常會被忽視。那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又該如何預防糖尿病找上身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熱議的「糖尿病預防方式」相關話題,帶您了解有關網友關心的7大糖尿病預防方式有哪些。 -
老是胃脹好難受!避開8種脹氣地雷食物 維持腸道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54脹氣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專家指出脹氣的問題大多來自於不當的飲食習慣,包括暴飲暴食或三餐不定時等,因此若要遠離胃脹的不適感,便可從日常飲食中多注意,盡量避免過度食用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脹氣食物」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易導致胃脹氣的地雷食物。 -
吃了再出門!研究:早餐在家裡吃 孩子心理發展更健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22不吃早餐對兒童心理健康有影響,而且不在家吃早餐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幾乎等於不吃早餐。這可能是因為外出吃早餐,通常不如在家準備得那麼有營養。咖啡、牛奶、茶、巧克力、優酪乳、可可、麵包、吐司、麥片和糕點等食物,與行為問題的相關較低;雞蛋、奶酪和火腿與這些問題的相關性較高。此外,孩子們在家裡吃早餐時所經歷的家庭時光,也許會幫助產生積極正面的健康情緒,但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
這8個日常生活你以為的「健康習慣」 可能要三思而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84健康專家總是告誡大家,要養成健康的好習慣,但有時這些所謂好的健康習慣,卻適得其反。以下8個你以為的健康好習慣,其實可能並不健康! -
肥胖會影響到血液!女學生有乳糜血 竟因暑假吃多動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49中秋節將近,每到這時家家戶戶常會烤肉、吃月餅歡度佳節,但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成人肥胖盛行率已將近5成,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疾病比率愈來愈高,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在捐血上。新竹日前有1名18歲女學生去捐血,事後竟收到通知顯示她有「乳糜血」現象,原來女學生在暑假期間吃多動少,體重暴增了5公斤,造成血液中的含脂量飆高。 -
全台學童飲食調查8成愛吃垃圾食物 成年後罹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0癌症關懷基金會1項最新「全台學童飲食調查」顯示,8成學童在放學後到睡前食用零食和垃圾食物,其中9成為蛋糕、炸物、熱狗和香腸等加工食品。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9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