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髖部
-
骨質疏鬆防治有成 老人髖部骨折下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性髖部骨折發生率每百萬人有196人,女性更達392人,皆高於國際平均值。進一步分析住院資料,台大醫院骨科部楊榮森教授說明,雖然總住院人數上升,但這應與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有關,以住院率來看,則呈下降趨勢。 -
媽媽身高縮水 當心更年期骨鬆上身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全台約有160萬人有骨疏問題,其中約有95萬人為更年期停經後婦女。50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平均每3人就有1人會發生骨鬆骨折,髖部骨折發生率更高居全亞洲第一。 -
輕熟女少鈣 骨折悄悄找上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7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副秘書長暨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凱文指出,成年女性在35歲之後骨量會開始走下坡,每年平均約減少0.5%至1%。一旦骨密度T值小於-1(正常值-1到+1),在臨床上就被歸類為「骨流失」一族,相較骨骼健康的人來說,生活中處處潛藏骨折危機。
-
健康補給讚》骨骼肌肉 環環相扣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178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指出,骨骼強度是觀察骨骼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不同部位的骨骼有不同強度,一般與骨骼結構、含鈣量及礦物質分佈情況有關。如果骨骼強度處於較佳的狀態,就不容易骨折。如果罹患骨質疏鬆症,骨骼強度就會明顯變差,大幅提高骨折風險。 -
冬季日照少 骨鬆骨折進入高峰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教授表示,冬季進入骨折高峰期,1至3月髖部骨折發生率是全年最高,比夏季高出2成,平均每半小時就有1人髖部骨折。尤其發生髖部骨鬆骨折的老人,平均死亡率女性約為15%,男性高達22%。 -
銀髮族置換人工關節 應評估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75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屆齡60歲以上的年長者,無論是換置膝蓋或是髖部的關節,都會提高「心臟病」發作的機率,由於心臟病發作攸關人命,因此呼籲想換置「人工關節」的銀髮族,得要好好仔細思考與評估此項問題,這項研究刊登在《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
別再逞強! 男骨質疏鬆致死率為女性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12國人常以為骨疏是專屬於婦女的疾病,事實上,國內男性骨鬆患者人數也有女性的一半。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表示,返鄉探親驚覺父親背影變嬌小,一檢查骨密度,T值已是嚴重骨質疏鬆的-3.4,還出現兩處骨折,趕緊讓老爸接受骨鬆治療。 -
副甲狀腺瘤引發骨鬆 婦人腿骨斷二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55台北市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施俊雄表示,該名女病患除左大腿骨折外,胸腔肋骨也有三處骨折,脊椎第十節還出現壓迫性骨折,初步判斷為骨質疏鬆症引起。經抽血檢查,病患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比正常值高出12倍,副甲狀腺素(PTH)更高出正常值的28倍。超音波檢查則發現副甲狀腺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