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濕科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88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拒絕風濕痛 護膝、保暖攏總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71有位日本學者研究季節和關節炎病情變化的關係,他長期記錄208名「風濕關節炎」病患的病情,包含記錄腫痛的關節、抽血檢驗、疼痛指數等。研究結果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病情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春天(4到6月)和冬天(11月至1月)最常造成病情惡化,反而最冷的2、3月病情變化情況並無增加。 -
先天性免疫缺損 少年過敏反覆發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52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李文益表示,林小弟2-3歲開始,皮膚搔癢厲害,尤其在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彎曲處,而軀幹也出現反覆感染,甚至形成疼痛結節。除此之外,林小弟也有反覆性鼻竇炎,多次中耳炎及肺部發炎感染情形。 -
修格連氏乾燥症患者 罹癌風險增加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15翁孟玉醫師說明,「修格連氏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外分泌腺體,如唾液腺、淚腺,以致感覺嘴巴與眼睛乾燥,少數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導致間質性肺炎、血管炎等症狀。 -
降尿酸藥物 能大幅控制痛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38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指出,痛風是常見的「國民病」,但痛風盛行率高居不下,其實與民眾錯誤認知有關。許多痛風患者常自行吃止痛藥,急性痛風發作時不就依治療,反而先到國術館以推拿治療,甚至認為痛風就完全不能碰豆製品。 -
關節紅腫當痛風 久病不癒恐是僵直性脊椎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23痛風是國人普遍的文明病。然而有些症狀雖類似痛風,卻出現在不同部位,或發作情形不同於一般痛風症狀,使得多數患者未加以注意,一直將其當作痛風治療,又遲遲不見改善。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吳彥林表示,病患如遭遇類似情形,必須就醫檢查其他可能的關節性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自然殺手細胞 幼兒流感研究新曙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70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微免科、及長庚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深入研究發現,受流感病毒感染後,自然殺手細胞(Nature Killer)凋亡反應在成人是18%,在新生兒則為30%。
-
健保給付長效生物製劑 類風濕關節炎新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02國外研究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後2年內就會離開職場,在職者也有高達53%至82%需要請病假,一年總天數高達46天,比起一般健康人足足多了35天。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療,緩解的機率越高,患者健康狀況、生活品質、職場競爭力以及生產力都能夠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