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軟骨
-
孩子O型腿別緊張! 骨科醫:這年齡以前矯正都來得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501名9歲女童Lucy因站直時雙膝間距過大,被母親帶至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求診,經骨科部蔡凱仁醫師診斷為「O型腿」(膝關節內翻)。與家屬討論後,醫師建議進行「微創生長板導引手術」,術後追蹤1年,Lucy的腿型恢復筆直,不僅家長放心,Lucy也重拾自信。 -
運動關節卡卡、不適? 3個營養成份助你找回關節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11新北市一位50歲男子,平時熱愛登山、跑步等戶外活動,近日卻突然出現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問題,雖暫時靠消炎、止痛藥抑制症狀,但不適感卻遲遲未改善,後經診斷才發現是關節液不足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 -
膝蓋卡卡小心軟骨磨損 醫採微創內視鏡手術告別膝蓋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84膝關節是大小腿骨頭連接的部位,在關節內的骨頭表面包覆著1層以膠原蛋白為主的軟骨,提供潤滑、緩衝的效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指出,長年使用下,可能出現一些刮痕、磨損,這便是所謂的關節退化。 -
足部拇指外翻快治療! 嚴重恐連帶引發膝蓋與後腰疼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86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醫師王秋猛提醒,足部拇趾外翻普遍,若疼痛影響生活則建議開刀矯治,否則傾斜角度會隨時間惡化,症狀嚴重甚至恐連帶引發膝蓋與後腰疼痛。 -
6旬婦退化性關節炎手術後還是痛! 增生療法有助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58當關節發生疼痛、腫脹、僵硬或變形等症狀,恐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這時患者該如何面對?高銘骨外科診所林順智院長表示,在臨床上治療關節炎首先會以藥物、復健治療並搭配生活習慣改善,一般治療3至6個月後多數病況能獲得控制。除非症狀較嚴重才會採取手術,但術後有些患者恐因韌帶發炎受損飽受疼痛折磨,屆時還是需藥物、增生療法輔助,緩解病症造成的不適感。 -
運動傷害有救了!錢薇娟靠1治療修復雙膝 緩解關節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90特管辦法已實施4年多,擁有多項成功案例,根據衛福部統計至去年底的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的可評估療效病患達30人,而這些病患疼痛指數減少約6成、膝關節功能提升幅度約3至7成。 -
350萬國人恐面臨關節退化問題 醫:膝蓋卡卡不能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58「坐著坐著,卻站不起;大腿無力,容易跌倒!」這應該是許多銀髮族貼身寫照,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醫師提醒,應該及早預防關節磨損,精準補鈣,顧好骨本。 -
8旬翁2週重拾膝力人生! 帶動旅美華人也回台做此療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4細胞治療膝關節退化,成為國際再生醫療趨勢!童綜合醫院與訊聯合作,為高齡8旬的黃爺爺,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讓黃爺爺痛了5年的膝蓋,2週就有感獲得改善,此成功案例和台灣先進的細胞治療法規,也激勵熱愛運動的旅美華人返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