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過敏免疫風濕科
-
鼻過敏患者痛苦難熬 季節交替溫差大成主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64林先生已經三十多歲,從小就是個鼻過敏患者,每天早上起床就得要打好幾個噴嚏,透明的鼻水也得要留個十多分鐘,直到吃完早餐後狀況才會穩定一些,雖然看過一些醫生,但是症狀還是無法根除,但也因為影響不大,他也沒有很積極的去治療鼻子過敏,而是與它和平共處。 -
連日低溫 急性心肌梗塞不可不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44現代人除了工作壓力大,身體的免疫機能也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而有下降的趨勢。許多免疫方面的疾病,尤其是過敏的問題,帶給民眾相當大的困擾。究竟這些免疫疾病是如何形成的呢?民眾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3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降尿酸藥物 能大幅控制痛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70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指出,痛風是常見的「國民病」,但痛風盛行率高居不下,其實與民眾錯誤認知有關。許多痛風患者常自行吃止痛藥,急性痛風發作時不就依治療,反而先到國術館以推拿治療,甚至認為痛風就完全不能碰豆製品。 -
關節紅腫當痛風 久病不癒恐是僵直性脊椎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76痛風是國人普遍的文明病。然而有些症狀雖類似痛風,卻出現在不同部位,或發作情形不同於一般痛風症狀,使得多數患者未加以注意,一直將其當作痛風治療,又遲遲不見改善。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吳彥林表示,病患如遭遇類似情形,必須就醫檢查其他可能的關節性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新觀念!類風濕性關節炎個人化醫療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14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個人化醫療強調了解病患間的差異性,因為遺傳、基因、免疫系統與環境間的交互影響,會使每個人罹病後的病況進展有所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透過新的生物技術進行檢測或評估,就能針對每個病患的個體化差異,有效且精確地調整治療策略,達到治療成效。 -
良好心理調適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很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035 -
反聖嬰今冬寒又長 類風濕性關節病友多注意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