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念!類風濕性關節炎個人化醫療

2190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新觀念!類風濕性關節炎個人化醫療
▲ 多數RA病人容易產生關節變形,然而發炎指數與腫痛關節數目是很重要的疾病活性評估指標,自體抗體存在與否和數值高低與疾病預後有關,病友應更積極了解檢測結果的意義,並與醫師討論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圖/ingimage)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此病的盛行率約為1%,以女性病人居多,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發病年齡主要在30~50歲之間。目前,透過「個人化醫療」新觀念,能讓病患使用到較適合自己的藥物,進而獲得較佳的治療成效。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個人化醫療強調了解病患間的差異性,因為遺傳、基因、免疫系統與環境間的交互影響,會使每個人罹病後的病況進展有所不同、對治療的反應也不一,透過新的生物技術進行檢測或評估,就能針對每個病患的個體化差異,有效且精確地調整治療策略,達到治療成效。

 多數RA病人容易產生關節變形,然而發炎指數與腫痛關節數目是很重要的疾病活性評估指標,自體抗體存在與否和數值高低與疾病預後有關,病友應更積極了解檢測結果的意義,並與醫師討論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此外,也提醒病友應該重視123守則,如治療3個月仍未達標,應考慮調整用藥。

 目前臨床上診斷RA的指標中包含兩項生物標記,包括類風濕因子RF與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其中,Anti-CCP的特異性95%以上,因而於2010年,美國風濕病醫學會與歐洲風濕病醫學會將其納入診斷標準評估因子。病患的RF或Anti-CCP表現需透過抽血檢測,陽性者即稱為「血清陽性」,代表罹患RA的風險高,疾病預後較差、進展較快。而將這兩項指標納入評估,主要希望能夠提高診斷早期RA的比例,也不再侷限一定要三個關節區受侵犯,讓RA病人能早期診斷治療、改善預後、增加生活品質。

 由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主辦的RA天使選拔,日前於台北舉行頒獎,包括綽號葉子媽媽的葉宸妤等四位病友獲獎,未來RA天使們將巡迴各地,分享積極面對病魔的歷程。病友並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個人化醫療新觀念,讓RA病友B Happy」,鼓勵病友積極治療B Happy,並幫助更多人知道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整合評估,重視各項檢驗項目數值,也需要依個別制定,讓病情控制得更好。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