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移
-
專題》攝護腺癌治療 應針對不同期別審慎評估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92攝護腺癌治療早期,可採取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冷凍治療等方式,或是積極監控,即是完全不治療,但是必須積極追蹤病情的變化情形。若病程發展至中期,則不會考慮以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多半會採取冷凍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至於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多半會以阻斷男性荷爾蒙為主要的治療策略,包括切除睪丸的去勢療法,或是以藥物治療來阻斷男性荷爾蒙的作用之荷爾蒙療法。 -
單顆睪丸逐漸變小 恐罹患腎細胞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275國內腎癌每年新發生人數將近千人,自2005年起五年間成長兩成,成長速率與國人癌症死因居首的肺癌相當,其中超過9成為「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署98年癌症資料顯示,腎癌好發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性發生率高出女性2倍之多。 -
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85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6至8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由於看不見平常陪伴在側的父母親,部分孩童會以為爸媽永遠消失而感到害怕。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的分離焦慮症,每100位中約有3到5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 -
專題》預防攝護腺癌 飲食減重多管齊下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141攝護腺癌是中年男性特有的癌症,好發年齡在65至75歲之間,隨國人飲食西化,近年有逐漸增加趨勢。據統計,50歲以上男性當中3人之中就有1人可能檢查出攝護腺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醫師表示,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毫無症狀,直到腫瘤增長引發尿路症狀才被發現。 -
癌症治療新希望 人體細胞護衛因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38國際前列腺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表示,研究發現人體內的抗癌護衛因子,未來將積極與國外製藥單位合作,將此種物質視為「先導化合物」並製作新藥,以增強身體自身調節能力,為癌症治療開闢另一種可能。 -
國人愛吃燒烤 腸癌患者年輕化
癌症新知 / 腸癌3246衛生署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中,惡性腫瘤仍高居首位,其中大腸癌持續蟬連癌症死亡第3名,死亡總人數高達4921人。癌症發生年齡層50至59歲,大都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罹癌,全家生計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
化療新藥降低PSA指數 嘉惠晚期攝護腺癌病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4569歲的黃先生於6年前突然發現如廁時小便頻繁失常,甚至常常滲尿且排尿有疼痛感及灼熱感,經醫院檢查後證實罹患了攝護腺癌。然而歷經賀爾蒙治療失效,出現轉移性癌症至全身骨骼,開始接受第一線化學治療,卻在治療中產生抗藥性。 -
微整型相助 熟男魅力的秘密武器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154近年來醫美整形技術和風氣越來越成熟,男性的接受度也提高不少,免動刀、無需恢復期等特色,讓男性能更放心接受整形或微整形。根據醫師門診發現,父親節前後是男性整形的旺季,不管是自己本身想要改造,或是子女孝敬老爸的心意,不少中年熟齡男性常會趁父親節期間,到醫美診所「改頭換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