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誤診
-
癌女尋第二意見 確診罕病結節性硬化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41台中慈濟癌症中心主任李典錕表示,王小姐是去年5月經健檢X光片發現肺部異常,衛生所起初認為是肺結核,整整吃了6個月藥物,卻沒有改善,於是改到其他醫院檢查。經胸腔內視鏡切片確診為肺腺癌中的「細支氣管惡性腫瘤」,且骨頭脊椎上長了硬化小結節,腫瘤擴散至腦部。 -
攝護腺癌與飲食成正相關 早期發現治癒率達九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098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科張進寶醫師指出,台灣地區每年攝護腺癌新診斷病例超過四千五百名,這個數據與國人飲食習慣存在很大關連。由於現代人西化飲食比例相當高,經常吃紅肉與高油脂食物,以致於攝護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十年來發生率成長超過300%。近來食安風暴不斷頻傳,相關研究也發現,食品添加物問題與攝護腺癌的發生有相互影響的關連。
-
腦脊髓液滲漏形成囊腫 誤診為脂肪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21蕭小姐表示,六年前曾因跌倒接受二次腰椎手術及一次頸椎手術,原本的下背痛、右下肢疼痛、頭暈、嘔吐、右手痛等症狀皆獲得改善,但二年前再度跌倒,開刀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造成嚴重頭痛、頭暈,無法行走,背部傷口處更隆起一處腫塊,醫師原以為是脂肪瘤,僅給予口服藥物及局部注射止痛。
-
性經驗提早 青少年易染菜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94日前一名15歲國3小男生,覺得肛門發癢,還摸得到突起物,起初以為是青春期身體長粉刺,直到排便困難、疼痛,大便擦出血,就醫檢查結果竟為菜花,他才坦承參加性轟趴,與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
眼窩刺痛長水泡 老翁罹帶狀疱疹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8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周明岳指出,帶狀疱疹病毒與導致水痘的病毒相同,曾出過水痘的人就有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病毒將於人體免疫力低落時,伺機恢復活性,引發帶狀疱疹。出過水痘者平均每3人就有1人罹患。 -
B細胞標靶藥物 血管炎患者得救了!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65中華民國風濕病學會理事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血管炎主要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全身血管組織,侵犯血管所造成毒發炎性反應及壞死現象,進而導致血管阻塞及所支配器官的缺血性變化,引發如發燒、倦怠、紅疹、咳血、血尿或神經痛等症狀。 -
久聞異味不散 恐為黴菌性鼻竇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58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贊仁表示,黴菌性鼻竇炎分為「侵襲性」及「非侵襲性」二類,前者好發於免疫力差的病患,後者原因不明,兩種皆有黴菌在鼻竇內孳生,造成鼻竇黏膜發炎,產生瘜肉變化,部分患者伴隨細菌性感染,產生鼻膿。 -
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 致病基因新發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8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最常在兒童期及青春期發病。根據美國統計,盛行率約為2500分之1,以此推估,台灣至少有9000名病患。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林恭平表示,早期患者發病時,常被誤診為小兒麻痺,若症狀更輕微,患者很可能以為只是自己體能差,因而延誤治療時機,以致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