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西藥
-
過敏非不治之症!中醫從體內改善 調養最佳時機在夏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5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鄭愛蓮醫師透露,台灣冬天濕冷,過敏者容易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夏天進行治療,趁過敏症狀少時,將重點放在身體調養,盡快把五臟六腑調理好,而治療過敏、待體質調整完畢,一般都需花費半年至1年的時間。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小學1年級的孩子,是在秋冬來看診,服用藥物到隔年夏天結束,甚至秋天還在吃保養藥物,結果停藥後,那年冬天過敏症狀就好轉許多。 -
這3類人是思覺失調症高危險群 中西合治回歸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61張賜興解釋,中醫對精神疾病有一套很嚴謹的理論,認為七情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正常人會是五臟平和的狀態,但當其中一臟反應失調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會產生疾病;因此中醫治療思覺失調,會先探究患者哪個臟腑出現問題,對症下藥,再來就是考慮先天遺傳因素跟後天的生活及工作環境等加以調整。 -
搭長途飛機竟突發性耳聾! 中醫針灸促血液循環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7055歲的鄭小姐日前到歐洲出差,回台灣後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且耳鳴很嚴重,隔天趕緊至醫學中心耳鼻喉科就診。檢查發現,她連90分貝都聽不到,而且伴隨嚴重耳鳴,被診斷為診斷為「左耳突發性耳聾」,但以西藥治療了2個禮拜,都沒有改善,最後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求診。 -
中醫教戰「染疫前中後」抗新冠 咳嗽、腦霧緩解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31在近期Omicron肆虐的情形下,只要是人都會感染,醫師當然包含在內。有中醫師在端午連假首日確診,他以中醫觀點提出「染疫前、中、後」不同時期的觀點,幫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即使感染也能很快康復,降低病毒傷害。 -
艾草萃取物有益巴金森治療! 花慈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2根據2021年台灣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共77,428人,而在61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每百人中就有超過1人罹病。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副院長何宗融、黃志揚,與中醫部、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團隊,針對本土中草藥的「艾草」進行深入探討,著重於對抗巴金森氏症並發表國際期刊《植物醫學期刊》(Phytomedicine)。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69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
胃食道逆流不只火燒心 咳嗽、沙啞等非典型症狀應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1因胃食道逆流而動手術的情況,鄭光宏院長坦言,大部分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及生活飲食調整後,胃食道逆流都可看見成效,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例如本身服藥後也無法抑制胃食道逆流,以及賁門已鬆弛者或橫膈膜裂孔疝氣等問題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
中醫師全聯會教你吃「清冠一號」 長新冠中醫也有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35近期新冠疫情位於高原期,尚未止歇,治療的西藥與中藥廣受討論。其中台灣清冠一號相當多人討論,但不少人不知如何使用,甚至有不少人深信可以「沒病強身」,沒感染也買來吃,恐造成健康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