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蝕骨細胞
-
骨鬆患者拔牙前先上健保雲端 確認用藥安全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42一名年約60歲的劉太太因牙齒劇烈疼痛就醫,經牙醫師評估其右下第一大臼齒已嚴重蛀牙,建議拔除;牙醫師進一步詢問劉太太過往病史及用藥紀錄,劉太太語焉不詳,醫師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發現劉太太正在服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福善美」(Fosamax),先為她緊急處理暫時解除疼痛,並開立轉診單,由原始開立「福善美」處方的大型醫院進行拔牙評估及後續照顧。 -
骨鬆用藥停看聽 專業醫師教你如何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26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骨質疏鬆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劉東桓表示,目前在台灣第一線治療骨鬆藥物主要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劑(口服)、雙磷酸鹽(口服或靜脈注射劑型)、類保骨素(皮下注射)及鍶化合物(口服)等。在台灣由於國人對於口服骨鬆藥物的服藥順從性不高,因而無法達到降低骨折的風險,隨著皮下及靜脈注射劑型(有每隔3、6個月或12個月注射一次的劑型)逐漸盛行,大幅增加骨鬆患者治療的成效。目前在台灣第二線治療骨鬆藥物為合成副甲狀腺素,為每天皮下注射,約要施打一年半,造價昂貴一個月要一萬多元。 -
「護骨」行動要趁早 面對骨鬆遵循醫囑最給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62當骨質內孔隙變大、骨骼密度變小,骨含量減少就會使骨骼顯得疏鬆脆弱,就容易發生骨折。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骨鬆專科醫師鄭本忠表示,在骨鬆專科醫師的治療指引中提到,因骨鬆造成骨折常見發生於髖部、手腕上和脊椎三部位。其中任一部位符合骨鬆診斷,男性近23%、女性41%,年齡層多為50歲以上,女性曾動過子宮手術或男性有服用類固醇等特殊用藥,也易導致骨質疏鬆症提早發生。 -
「老倒縮」是老人通病? 醫:骨鬆患者較常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76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暨嘉義長庚名譽院長許文蔚表示,一般人總認為「老倒縮」是一種正常老化的現象,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在健康的老人身上。臨床上,中老年人會出現「老倒縮」的情況,常因骨質疏鬆引起脊椎壓迫性骨折,進而造成的駝背。 -
RA怎看診? 小明明唱歌仔戲讓你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45 -
身體超硬朗 85歲阿嬤仍可植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11新竹品御牙醫診所張仲義醫師表示,目前植牙技術相當進步,能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大多數人都能享受到植牙的好處,但仍有無風險、有風險及高風險族群之分。例如,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民眾,即屬植牙風險族群,必須先請主治大夫評估許可,同時將病情穩定控制住方能植牙。
-
台灣50歲以上男性 每5人有1人骨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4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的重要流行病,國內每年髖骨骨折達1萬8千人,而台灣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發生一次髖部、脊椎、或腕部骨折。骨質疏鬆患者再次發生骨折的機率非常高,而髖部骨折的男性,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2%,超過女性。因此,必須積極治療,避免骨折再度發生。 -
晚期乳癌骨轉移 標靶藥物提供患者新選擇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6388一位六十多歲乳癌病患出現復發及骨轉移現象,但因擔心副作用而遲遲不接受化療,以致下背嚴重疼痛,發生肱骨病理性骨折,連翻身都痛不欲生,宛如萬針扎,只能整天臥床靠嗎啡止痛。所幸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以及骨轉移新藥「癌骨瓦」同步治療後,骨痛終於逐漸好轉,還能下床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