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蓋退化
-
軟骨回復有望! 再生療法助公衛專家何美鄉重拾運動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58自SARS開始,公衛專家何美鄉一路用她專業的公共衛生知識陪伴台灣民眾度過伊波拉以及COVID-19等重大傳染病的浪潮。而她近年卻因為膝蓋疼痛而苦不堪言,甚至有醫師對她說:「妳膝蓋退化的程度,幾乎嚴重到可以換人工膝蓋了。」直到偶然遇見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向她解釋,妳的膝蓋仍有機會回復。 -
8旬翁2週重拾膝力人生! 帶動旅美華人也回台做此療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4942細胞治療膝關節退化,成為國際再生醫療趨勢!童綜合醫院與訊聯合作,為高齡8旬的黃爺爺,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讓黃爺爺痛了5年的膝蓋,2週就有感獲得改善,此成功案例和台灣先進的細胞治療法規,也激勵熱愛運動的旅美華人返台就醫。 -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不只老人 醫曝這5類人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695退化性關節炎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如果不好好保養,當心膝蓋恐加速退化!醫師表示,很多人誤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隨著年紀自然退化,或是只有使用過度才會產生的疾病,事實上,年輕人若遭遇意外傷害、經歷重大手術,或是帶傷運動等不當的使用,也可能造成膝蓋提早退化。 -
蹲下去站不起來?關節炎總共分成5級 治療趨勢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84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治療,久而久之,年紀漸長會變得不想活動,導致運動量不足,肌肉萎縮,進而造成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的風險。 -
避免膝關節退化要減少運動? 醫打破迷思分析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09想避免膝關節退化只要減少運動就好?示康診所院長劉必涵醫師指出,有些人存有少運動就能避免膝關節退化的錯誤迷思,然而研究發現,長期運動的馬拉松選手藉著肌力訓練,反而能刺激關節滑液囊內的滑液進入軟骨,提供軟骨營養再將代謝廢物排擠出來。正確且適度的運動有助改善膝關節周邊的組織液循環、加強關節周邊肌肉強度,並不會增加膝蓋退化的風險。通常容易出現膝關節磨損受傷者,多半屬平常活動量低,且周末假日運動前無妥善熱身或運動過量的「假日運動員」居多。 -
人工關節感染無須2階段進行 新手術傷口清創同步更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12楊志鴻表示,傳統的關節感染治療通常分成兩個階段,第1階段為移除舊有人工關節,進行清創後,置放含有抗生素的骨水泥幫忙殺菌,患者可能須住院持續施打抗生素約2至4周,直到發炎指數恢復正常,約3個月後再安排第2階段的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 -
肩膀疼痛久未痊癒 非入侵式體外震波治療改善慢性疼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1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林孟廷說明,體外震波是一種高能量機械波,傳統上用來治療腎臟結石及輸尿管結石,近年來被大量運用於肌肉骨骼的慢性疼痛與退化疾病。震波治療原理是刺激受傷組織產生血管新生、促進血液循環、啟動細胞自我修復、阻絕痛覺神經傳遞並達到止痛效果。 -
告別膝蓋退化疼痛! 新型人工膝關節幫助恢復行走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12膝關節為最常見的關節退化部位之一。許多膝蓋關節退化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面臨膝蓋疼痛的苦楚,無論是平日走路、蹲下撿東西、自椅子站起等簡單動作,患者都會經歷「切骨之痛」。所幸目前有新型的人工膝關節可作為置換選擇,除了材料優化,符合原始人體工學的特殊旋轉設計,讓骨頭跟骨頭更密合,行走自如好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