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胃科
-
BMI大於24過胖 國人爆肝主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18臨床觀察,肝病的四大危險因子中以B、C型肝炎影響最為嚴重。8成以上肝癌患者都曾感染 B、C 型肝炎病毒,是罹患肝癌最主要原因。至於最常見、占最大宗的則是肥胖引起的脂肪性肝炎。 -
長期便祕 8歲男童硬糞石引發腎病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61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陳偉燾指出,男童平日愛吃肉,不愛吃蔬菜,也不太喝水,原本就有長期便祕問題。幼稚園大班後,便祕情況越來越明顯,經常好幾天才上一次廁所,沒想到長期便祕竟引發如此嚴重的問題。 -
近百萬B肝、C肝民眾 未定期追蹤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363個月後,葉先生半夜突然吐血,緊急送急診,才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並接受追蹤。99年,經超音波追蹤檢查發現有肝腫瘤,所幸手術切除腫瘤後已無大礙。如今,葉先生養成定期接受追蹤及治療的習慣,外表完全看不出他曾飽受肝病的折磨。 -
不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 B肝患者罹癌多三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54據統計,國內約有70萬名B肝患者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始能有效降低肝癌復發率,但礙於患者需先做肝穿刺,證實肝組織B型肝炎核心抗原陽性,才可接受健保給付治療,許多患者因此裹足不前,無法受惠。
-
全台偏鄉21家連鎖超商 提供長者肝炎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7直到今年2月,參加「救救肝苦人」在花蓮鳳林鎮舉辦的篩檢活動,驗出有B型肝炎,病毒量嚴重超標,還發現一個1.2公分的肝腫瘤。就醫詳細檢查後,確診肝腫瘤已比5年前增大0.7公分,才認真聽從醫生建議,繼續服藥,追蹤控制。 -
國人腸道健康差 壞菌高日本人30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19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說明,這項研究針對亞洲5國10城市民眾進行糞便DAN篩檢,結果發現,台灣民眾的腸胃菌相特性集其他城市之大成。其中一株單一壞菌腸桿菌竟為日本人的30倍,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多達日人的15倍,但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至1/5數量。
-
考季壓力大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69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腸胃科門診諮詢量比平時高出三成,部分患者起初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
健康危機》當心「肝包油」將提高致癌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966為何會得到脂肪肝?除了酒精、藥物及先天代謝性疾病之外,上面提到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代謝症候群等似乎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些狀況通常會導致體內胰島素抗性增加,肝臟出現過度脂肪堆積(尤其是三酸甘油脂),之後肝細胞膜脂質出現過氧化現象,並誘發細胞激素產生且造成肝臟發炎反應及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