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肌耐力
-
運動傷害有救了!錢薇娟靠1治療修復雙膝 緩解關節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48特管辦法已實施4年多,擁有多項成功案例,根據衛福部統計至去年底的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的可評估療效病患達30人,而這些病患疼痛指數減少約6成、膝關節功能提升幅度約3至7成。 -
胸悶吸不到氣? 醫授4大「胸腔復健」法改善心肺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74萬芳醫院復建醫學部醫師林硯農表示,患有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等肺部疾病族群,病人在活動時常容易感到胸悶、吸不到空氣等窒息感,導致活動意願降低,在不知不覺中,縮小活動範圍或選擇靜態活動。 -
350萬國人恐面臨關節退化問題 醫:膝蓋卡卡不能大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90「坐著坐著,卻站不起;大腿無力,容易跌倒!」這應該是許多銀髮族貼身寫照,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高達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行動力退化與疼痛之苦,醫師提醒,應該及早預防關節磨損,精準補鈣,顧好骨本。 -
疫情後把公園當健身房! 萬華健服中心教長者養肌防跌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554自新冠疫情趨緩後,民眾出門運動意願增加,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10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運動模式受疫情影響有所改變,選擇的運動地點以公園的比例最高(35.4%),其次是人行道/道路(26.2%)、學校運動場地(25.8%)。因應此趨勢,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以「公園就是健身房」的概念辦理系列課程,結合LOHAS樂活士全齡運動團隊,教導民眾正確使用公園體健設施從事有效運動,避免錯誤使用造成運動傷害。 -
孩子常跌倒不愛跑跳竟是扁平足 未及早治療恐走路困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09孩子的生長狀況向來是父母最擔憂的事,若肢體發育的過程中有問題或有先天性疾病而不知、錯過黃金治療期,可能會讓孩子在未來承受生活上的不便。恩主公醫院復健科薛千川醫師說明,30%的孩童有足部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扁平足,若沒有在兒童時就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行走上的困擾。 -
肌少症易導致吞嚥困難!醫曝最佳解方 這治療才是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58隨著年齡增長或其他病因,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肌肉質量的減少而發生「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行動不便、甚至失能。多數肌少症的患者會出現體重下降、腿圍變細的情形,然而有些患者看似肥胖,實際上卻是肌少症;這是因為雖然肌肉萎縮,取而代之的則是脂肪組織堆積,因而形成所謂的「肌少性肥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楊蕙黛主任將於本文詳細說明有關肌少症可能會影響的範圍及治療方法。 -
醫院深入社區!落實健康保健 國健署鼓勵更多同業加入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08醫院不僅是人們看病取藥的地方,更提供促進民眾健康的多項服務,如:戒菸服務、運動指引、飲食調整、健康諮詢、減重計畫以及健康衛教課程等,透過多元服務,使民眾獲得更多預防保健的方法及知識,甚至延緩病情惡化及減少慢性疾病發生。 -
沒時間運動?網友推「TABATA」 4分鐘讓你爆汗燃脂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283現代生活十分忙碌,許多人想在繁忙之中維持體態、卻又抽不出時間去健身房或其他運動場所,因此居家運動的風氣逐漸盛行,其中TABATA更是許多民眾甩肉減肥時的首選;而究竟TABATA有哪些好處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1年內「TABATA好處」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TABATA好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