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穀物
-
黃麴毒素不可多吃!消基會查雙北花生粉 檢出3件摻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73根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登記,2023年起通報存在黃麴毒素汙染案件超過130件,其中花生製品、開心果及無花果違規率較高。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此走訪雙北地區,抽驗15件相關製品,有3件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消基會強調,雖然含量符合規定,黃麴毒素具累積性,長期食用仍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
預防失智症活化腦細胞 專家提「4護6養」存老本避失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43目前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明,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安法診所副院長柯威旭強調,預防醫學,從每一天的生活習慣開始;預防失智症,也是!呼籲大家以「4護6養」積極管理生活,活化腦細胞,拉開與失智症的距離。 -
纖維攝取不足恐影響孩子發育 懷孕可吃4類高纖維食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554膳食纖維是健康孕期飲食重要的一部分,1項最新研究發現,孕婦若於懷孕期間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孩子日後神經發育遲緩。 -
吃了就過敏!網友點名這8種食物 光吃1口就癢到凍未條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86根據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全台約每5人就有1人遭受過敏困擾,可見「過敏」是許多民眾的共同煩惱,而其中「食物」是十分常見的過敏原,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吃下什麼才會導致過敏的呢?我們整理了8大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快來看看你愛吃的食物有沒有上榜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3個月內「食物過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易致敏食物排行。 -
戒菸、規律運動是關鍵! 遠離慢性疾病4大秘訣報你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79心臟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皆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1,而抽菸、不良飲食習慣、酗酒和缺乏運動等因素則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但由於慢性疾病不屬於傳染性疾病,也與自身的生活方式有關,所以通常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
靠吃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公開6類食物攝取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59最新研究發現,將6種關鍵食物納入飲食中,能夠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根據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若成年人的飲食中,缺乏足夠的水果、蔬菜、豆類、堅果、魚類和全脂乳製品,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反的,若於日常飲食中食用這6種食物的比例較高,則會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特別是在較少食用這些食物的低收入國家當中。 -
天天5蔬果!菜「色」要不同 攝取植化素降低疾病上門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376全穀類、根莖類、堅果、豆類、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皆含有植化素,不但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還有助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以及提升免疫等功能,所以,建議可以每天至少吃3至5種不一樣顏色的植物性食物,就能從中獲取植化素。 -
適量攝取有效降低死亡率! 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33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8年期刊《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追蹤超過1萬5千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一半(50~55%,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