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石膏
-
阿公中風後走路常跌倒!採「副木」復健 改善垂足難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61針對中風後垂足病人,使用腳踝副木可增加走路速度及減少耗能。有研究顯示當病人穿上副木後,走路速度每分鐘增加3至12公尺,並可降低原先走路所需消耗的能量近10%,另外,腳踝骨裂者穿戴副木,也可以更早的進行活動訓練,尤其穿戴26週後,腳踝關節活動力效果比石膏好。 -
換人工關節竟染蜂窩性組織炎! 植入這物有效控制感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95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1萬5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在60至70歲,林宗立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偶爾還是會有術後感染的可能性,發生率約1%;發生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久病不癒等,若延遲正確治療造成必須反覆手術與拔除人工關節,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
老翁車禍後多處斷骨刺穿皮膚 歷經多次手術將骨頭復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0骨折即是骨頭因受到強烈衝擊,導致變形、凹陷或斷裂的情形,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奕澄表示,骨折會按有無傷口可分為閉鎖性骨折與開放性骨折,閉鎖性骨折即斷骨位尚未刺穿皮膚;開放性骨折又名為複雜性骨折,即斷骨已經刺穿皮膚,後續併發骨髓炎機會上升。 -
許聖梅慘摔!膝軟骨碎才知罹病 醫示警肌少症危險族群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41資深媒體人許聖梅今年1月不慎跌倒,膝蓋軟骨碎裂,急診治療後,打上石膏,臥床靜養,迄今仍在復健,每月花費1、2萬元,身心俱疲,苦不堪言。但也是因這一摔,現年58歲的她才知道自己罹患肌少症,合併骨質疏鬆。 -
染疫後飽受長新冠之苦如何改善? 中醫分階段治療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741國內新冠疫情趨於平穩,逐步走向後疫情時期,全台多數民眾幾乎都有過確診經驗,且即使痊癒仍留下後遺症。收治過多名受染疫後遺症所苦的患者後,中醫師高資承理出一套治療方法,分2階段治療,改善症狀。幫助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盡快恢復健康生活。 -
「豆腐」都是黃豆製成? 市售2款豆腐並非黃豆家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87以黃豆為原料的豆腐屬於優質蛋白質,但並非掛上「豆腐」2字,就一定營養品質保證,學者表示,「百頁豆腐」、「芙蓉豆腐」均非黃豆家族成員,蛋白質含量不高,且前者高油、高脂肪、高熱量,後者則無黃豆成分,民眾應謹慎挑選。 -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96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
手腕扭傷後疼痛一直好不了 三角纖維軟骨傷害可別忽略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82035 歲李先生熱愛健身重訓,尤其喜歡挑戰大重量的臥推訓練。某次啞鈴臥推時,下放啞鈴不慎扭傷右手腕,瞬間的劇裂疼痛讓李先生痛苦不已。雖然休息數周,並接受多次復健治療,手腕仍然有酸痛問題,日常生活的開門、擰毛巾、開瓶等扭轉動作都會疼痛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