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淋巴細胞
-
男子輕忽臉頰腫塊 經切片證實為皮膚淋巴癌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611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皮膚淋巴癌是指癌化的淋巴細胞出現在皮膚,分為原發性淋巴癌及次發性淋巴癌兩種。皮膚淋巴癌的症狀表現以斑疹、斑塊、腫塊、腫瘤、丘疹為主,一開始不一定有明顯的疼痛症狀,好發於年長者、過度勞累、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 -
俄羅斯幹細胞技術領先 回春抗老不是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99台灣國際健康新知推廣協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表示,May所接受的成體幹細胞療法,運用在醫學界已有20餘年之久,相關治療在國際間,以俄羅斯的臨床案例累積最多。 -
東方人第二型糖尿病少胖子 致病機轉找到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團隊,與台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世界糖尿病聯盟(IDF)西太平洋區(Western Pacific Region)主席)率領之研究團隊聯手合作,結合基礎醫學及臨床醫療研究,成功揭示MAP4K4激酶缺失造成之「發炎性IL-6+IL-17+ T淋巴細胞」過度增加與活化,正是非肥胖型第二型糖尿病的致病關鍵。 -
癌末病友促修法 盼引進免疫細胞療法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23有鑑於國內病友對免疫細胞療法需求急迫,晚期鼻咽癌病患王先生,透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發起「癌症免疫細胞療法修法法案」,連署人數超過5000人。王先生呼籲衛福部盡快提出修法草案,送至立法院審查,給癌症病人另一個治療選項的機會。 -
口腔反覆潰爛併發腸胃潰瘍 恐罹患貝歇氏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9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醫師表示,翁小姐8年前開始口腔經常出現潰瘍,原本1、2個星期就會復原。3年開始,潰瘍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至少要2、3個星期才會復原,往往舊傷還沒好,新傷口又出現。 -
水泡潰爛痛苦不堪天 疱瘡女體無完膚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524大林慈濟醫院院長、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賴寧生說明,天疱瘡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皮膚發炎起水泡的疾病,發生率約22萬分之1,原因為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剝離起水泡,甚至潰瘍,造成紅皮症。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若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 -
T淋巴細胞異常 導致第二型糖尿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50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譚澤華,率領莊懷佳博士等多人團隊,歷時四年終於發現,正常飲食下產生第二型(成人型)糖尿病與免疫反應有密切關連,開創以調控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新方向。研究成果最近發表於國際頂尖自然系列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咳嗽2個月未癒 縱隔腔惡性淋巴瘤作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821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俞瑞庭說明,縱隔腔位於兩側肺臟中間,又可分為前縱隔腔、中縱隔腔與後縱隔腔。若縱隔腔形成惡性淋巴瘤,初期症狀多不明顯,常出現咳嗽、發燒、呼吸困難或胸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直到腫瘤變大,壓迫到縱隔腔血管或支氣管,才會產生臉部與上肢水腫、胸悶疼痛、呼吸喘等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