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失眠
-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建立正確睡眠習慣才是正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77失眠的定義是指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狀態、醒了無法再入睡,或是睡醒後感覺沒有睡飽,如一周內有3天出現以上狀況,且長達一個月以上,則稱為慢性失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佑如指出,選擇安眠藥作為失眠的對策時,應考量安眠藥的特性、失眠症狀類型、使用者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安眠藥依藥效長短可分短效、中效和長效。 -
堅果、香蕉含色氨酸 吃對食物不失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27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表示,失眠是當前最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缺乏充足的睡眠,除了會影響日常工作,更可能在開車時,因為不小心打瞌睡而發生意外;有些失眠,甚至會導致憂鬱症和肥胖,若是長期缺乏睡眠,容易讓這些問題演變成為慢性疾病。 -
孩子睡眠少於7小時 學業表現直直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22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公布「2016年青少年睡眠大調查」結果顯示,全台青少年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8%,失眠經驗人口則高達24%,近一成五青少年受失眠問題而干擾到日常生活。 -
紓緩音樂能助眠 增加睡眠飽足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31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與睡眠中心陳智光主任指出,該項研究共針對24名沒有明顯睡眠障礙,但比較不好入眠的年輕人,進行連續三天睡眠音樂實地觀察,結果發現,適當的音樂能夠增加深度睡眠時間。 -
慢性失眠-銀髮族每4人有1人深受其苦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32調查發現,國內老年人符合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高達27%,明顯高於19至59歲國人的失眠盛率19.3%,顯示台灣65歲以上慢性失眠比例約在4分之1,即每4位65歲以上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所苦。 -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腦癌風險高五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24黃俊豪醫師表示,這項研究追蹤2000年至2003年間11萬2555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成人患者,以及一般成年人,追蹤時間長達10年。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發生惡性腦癌機會,每年每1萬人中有2.96人,而一般人機率為每年每1萬人中有1.66人,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缺氧和腦癌有關。 -
國人失眠問題嚴重 每5人就有1人睡不著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13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公布「2013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9.3%,與2009年盛行率21.8%相比,國內失眠人口變化幅度不大,比例大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每5人就有1人受失眠之苦,其中包含難以入睡、睡眠品質差、容易提早醒來等。不但如此,年齡越大,失眠比例越高。
-
害怕黑暗 恐為失眠元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02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學院指出,失眠狀況一年大約影響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更有高達15%的人表示長期受失眠困擾。而失眠的狀況還包括難以入睡、無法熟睡、太早醒來、睡眠品質不好等。探討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藥物的關係造成,包括長期使用抗憂鬱藥物、過敏藥物、或是使用ADHD興奮劑作為多動症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