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張延驊
-
癌症術後治療比你想像重要 免疫療法助延長2年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6360多歲的張媽媽,某天如廁後驚見無痛血尿,確診為腎盂癌第3期,無力自己洗澡。由於過去家人化療副作用,如落髮、反胃等狀況,讓張媽媽擔心自己術後輔助治療時會變一個樣、也沒有體力持續。所幸與醫師討論後,以免疫療法穩定控制病情,體力也逐漸恢復。 -
莫名腰痛、血尿 他腎細胞癌如同一顆小芒果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15640歲出頭的吳先生,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熱愛美食,在大家眼中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但從去年開始吳先生出現腰痠背痛的症狀,原本不以為意,有天發現無法排尿時至醫院求診,才發現罹患腎細胞癌,腫瘤已有12公分,心情頓時從天堂掉入地獄。 -
癌症免疫新藥問世 造福腎細胞癌患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2北榮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表示,腎細胞癌是腎癌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腎臟癌症的93%,約6成患者可以早期發現,但術後仍有2至3成患者在3年內復發或轉移,常見轉移的部位有肺部、骨骼、遠端淋巴結及肝臟。
-
以為爬山扭傷腰 連續痛了3個月竟檢查出腎癌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758臨床顯示,腎癌患者化療效果不佳,平均存活期僅10個月,且副作用相當大,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有效延長存活期,且副作用較低,改寫用藥準則,讓腎癌患者重燃一線生機。 -
受飲食西化影響 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層下滑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70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查岱龍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的十年存活率高達95%,晚期攝護腺癌則低於20%,隨著飲食西化,年輕攝護腺患者越來越多,曾收治38歲第二期患者。建議4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治療。 -
腹腔腫瘤壓迫腎臟 右腎左腎竟擠一團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87臺北榮總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指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好發於中年女性,多數患者早期無臨床症狀,一旦腫瘤長大超過4公分,血管瘤易無預警破裂,導致劇烈腰痛。患者可接受腎臟保留的腫瘤摘出術,除可治癒,更可保留腎功能,確保局部無復發,手術併發症少,患者生活品質高。 -
攝護腺癌治療新突破!改善疼痛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98771歲的林伯伯是會計事務所負責人,平時喜歡遊山玩水、享受生活。3年前,因腰、腳部骨頭開始疼痛,影響行走,就醫後發現是攝護腺癌第3期,且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醫生宣告可能只剩下3個月的壽命。 -
攝護腺癌患者憂治療無效 過度焦慮勤驗PSA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056今年96歲的向爺爺,在十年前罹患攝護腺癌,迄今歷經了40次放療,兩年前回診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全身疼痛。因擔心治療效果太差,向爺爺指出,從去年3月至11月,短短9個月內就測了15次P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