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患者憂治療無效 過度焦慮勤驗PSA

1908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合照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攝護腺特定性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常見的攝護腺癌篩檢及追蹤的指標,但臨床卻發現,PSA數值過於敏感,成為患者與醫師間的壓力來源,甚至造成所謂的「PSA焦慮症」。

攝護腺特定性抗原PSA,是攝護腺癌篩檢與追蹤的重要指標,但由於數值過於敏感、容易起伏,往往讓患者懷疑治療無效,成為患者及醫師的壓力。泌尿科醫師提醒,療效評估至少需三個月觀察才能斷定,且PSA並非攝護腺癌唯一指標,患者不需過度恐慌。

今年96歲的向爺爺,在十年前罹患攝護腺癌,迄今歷經了40次放療,兩年前回診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全身疼痛。因擔心治療效果太差,向爺爺指出,從去年3月至11月,短短9個月內就測了15次PSA。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醫師表示,「攝護腺特定性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常見的攝護腺癌篩檢及追蹤的指標,但臨床卻發現,PSA數值過於敏感,成為患者與醫師間的壓力來源,甚至造成所謂的「PSA焦慮症」。

張延驊醫師說明,門診發現,許多晚期攝護腺癌患者都和向爺爺一樣,確診後接受治療,相當在意PSA數值的高低,有人每星期至不同醫院抽血檢驗,有人則自費測量PSA,只要看到數值微幅上升,便焦躁不安、懷疑治療無效。

張延驊醫師強調,治療效果的評估需給予3個月的觀察期,且針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PSA絕非評估唯一指標。患者若過分在乎PSA數值,反而會影響心情,甚至提早放棄治療、錯過治療機會。

張延驊醫師指出,部分攝護腺癌藥物在治療初期,會造成PSA數值微幅上升,加上每個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速度不同,即使PSA未立即下降,也不代表治療無效。

至於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評估,根據國際臨床實驗建議,透過PSA值,臨床症狀改善情形,腫瘤大小變化以及是否有骨轉移現象發生等四大面向,才較精準地做出綜合判斷。

許多攝護腺癌患者由於發現時已進入晚期,只能以去除男性賀爾蒙方式治療,但平均二年疾病就會惡化,這時以化學治療雖然有效,但對於無法承受副作用的高齡患者,往往被迫中斷治療。

張延驊醫師提到,衛生福利部於去年8月核准「新型雄性素合成抑制劑」,針對化療失效,或無法耐受化療副作用的患者,提供另一治療選擇。若患者化療後發現新轉移病灶產生,代表化療可能失效,可考慮及早使用新藥。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