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術後治療比你想像重要 免疫療法助延長2年存活期

2240
葉立斌 報導
癌症術後治療比你想像重要 免疫療法助延長2年存活期
▲臨床上早期癌症最重要指標為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 Free Survival),所謂「無疾病存活期」指癌症病患經過治療後無復發、轉移且不死亡的時間。免疫治療加入癌症早期術後輔助治療行列,增加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可謂幫助病友維護生活品質與帶來新希望的選擇。(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60多歲的張媽媽,某天如廁後驚見無痛血尿,確診為腎盂癌第3期,無力自己洗澡。由於過去家人化療副作用,如落髮、反胃等狀況,讓張媽媽擔心自己術後輔助治療時會變一個樣、也沒有體力持續。所幸與醫師討論後,以免疫療法穩定控制病情,體力也逐漸恢復。


免疫療法輔助癌症術後治療 為癌友帶來新契機


癌症時鐘持續快轉,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癌症已蟬聯10大死因之首逾40年,光去年就奪走5萬多人性命。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醫師洪逸平說明:「以往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是直接毒殺癌腫瘤,但經常連同好的細胞也一併破壞,副作用較明顯也容易影響患者治療意願,尤其高齡病友更是如此。」隨著免疫療法加入治療行列,為癌友帶來治療新契機!近年來免疫療法更推向早期,首次加入食道癌與泌尿上皮癌術後輔助治療行列,雙雙達成延長無疾病存活期近2年,並降低3成復發風險。


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張延驊醫師指出:「免疫治療向早期推進,加入術後輔助治療行列,達成延長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 Free Survival)的治療目標,有助病友揮別治療期間對疾病復發的憂慮,為癌友帶來治療新希望!」


食道癌、泌尿道上皮癌 術後復發率高


癌症治療能不斷突破、減少復發是醫界與病友眾所期待的。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食道癌與上皮泌尿癌增加了近7千人罹癌,且兩者都屬於高復發風險的癌症,需要術後輔助治療幫助癌友控制病況。食道癌因癌細胞容易由食道往淋巴發展,因此患者在接受手術後,仍有7成復發風險;而泌尿道癌涵蓋範圍廣,近5成患者面臨術後復發風險。泌尿部張延驊醫師說明:「面對復發風險較高的癌別,建議患者搭配輔助治療,幫助控制病灶,延長患者無疾病存活期。」


現有術後輔助治療多以化療為主,雖能夠減少復發風險,但治療造成的副作用是患者的另一項挑戰。洪逸平醫師指出:「患者年齡普遍較高,對藥物耐受性可能較差,容易因此放棄治療。過去有一個案例,酗酒、吸菸近40年,近日在吞嚥時覺得卡卡的,經家人勸說就醫後,確診罹患食道癌第3期。初期採取化療作為治療方法,希望能夠在術後根除病灶,不料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卻為患者生活產生諸多不便,不只時常嘔吐、大量掉髮,更造成患者長期疲倦感與胃口不佳,使用化療抗癌期間更因癌症復發,面臨二次打擊,後續與醫師討論後改以免疫療法,降低了副作用帶來的不適,病情更得穩定控制至今。」


臨床上早期癌症最重要指標 為無疾病存活期


《新英格蘭醫學》(NEJM)研究證實,免疫治療於食道癌與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輔助治療雙雙將無疾病存活期拉長近2年,相較於安慰劑只有10個月,增加了2倍的時間,同時降低3成的復發風險,可謂治療輔助治療的重要突破!洪逸平醫師說明:「免疫療法除了在治療成效上更亮眼外,過程中的副作用可控性較高,能維持癌友在治療過程中的生活品質,重建抗癌信心。」


臨床上早期癌症最重要指標為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 Free Survival)。張醫師解釋,所謂「無疾病存活期」指癌症病患經過治療後無復發、轉移且不死亡的時間。免疫治療加入癌症早期術後輔助治療行列,增加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可謂幫助病友維護生活品質與帶來新希望的選擇。


食道癌與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罹病年紀較長,以往化療副作用常是令病友與家屬對治療卻步的原因,但近年由於治療選擇日新月異,應及早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與藥物,有望能控制病灶同時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張延驊醫師提醒:「平時生活遠離抽菸、避免吸入有害物質,都能夠降低罹癌風險。若發現無痛性血尿頻繁,應前往泌尿科就醫尋求專業醫療機構。」洪逸平醫師也呼籲:「民眾若打嗝與吞嚥同時出現,或發生吞嚥疼痛等症狀,應尋求胸腔物科醫師協助,及早採取治療!」定期篩檢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高齡癌友也無須過度憂慮,新治療選擇將帶來抗癌新希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新冠該知道的事! 《NOW健康》長新冠專題1次整理
▸中秋烤肉別讓健康芭比Q了! 營養師揪隱藏高熱量食材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