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幽門螺旋桿菌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2932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 -
胃癌全球死亡率排名第3 癌前除菌可減少8成
癌症新知 / 胃癌4155台灣消化醫學界成功主辦2019亞太消化系醫學會單一主題會議「篩檢及根除幽門桿菌以預防胃癌之現有證據及亟待解決之議題」,會議結束後,台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與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籌劃胃癌預防的全球共識會議,國內外30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擬定共識。 -
男子長期貧血又腹脹 原來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06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慢性貧血的原因與血球原料吸收不足、體內造血、血球溶血、血球流失有關,如果感染幽門桿菌,就會造成血球流失及血球原料吸收不足的問題,進而引發貧血。胃幽門螺旋桿菌是1種在人體胃內的微生物,人體受此菌感染後通常會終身帶菌,引發慢性發炎,最常見的症狀為胃炎,也可能引發全身慢性發炎,則造成免疫反應。 -
腸胃疾病分世代 典型症狀各不相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7調查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腸躁症與胃食道逆流為20歲世代較為明顯的腸胃問題;30歲世代的腸胃困擾則以便秘為主;40歲為胃潰瘍;到了50歲,腸胃困擾分別是痔瘡、大腸瘜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 -
他每天宵夜吃泡麵 考上大學罹晚期胃癌成天使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94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建議衛福部將幽門桿菌吹氣檢測列入成人健診項目中,5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潰瘍等高危險群可免費接受篩檢。 -
國人腸胃健康拉警報 青壯年1/4腸老化20歲以上
癌症新知 / 腸癌3677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長蔡英傑教授表示,「台灣腸胃健康地圖」鎖定全台20至45歲共1,172位民眾,針對與病菌相平衡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腸胃疾病、腸胃問題 、腸道年齡、飲食習慣等進行抽樣問卷調查 ,最後結合國民健康署所公布大腸癌與胃癌數據。 -
國人腸道健康差 壞菌高日本人30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51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說明,這項研究針對亞洲5國10城市民眾進行糞便DAN篩檢,結果發現,台灣民眾的腸胃菌相特性集其他城市之大成。其中一株單一壞菌腸桿菌竟為日本人的30倍,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多達日人的15倍,但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至1/5數量。
-
腸胃疾病久不癒 幽門螺旋桿菌作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34陳鴻運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加上吃東西速度過快,很容易引起消化性潰瘍及胃食道逆流症。消化性潰瘍是指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腐蝕而造成黏膜組織受損產生糜爛現象,常見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最多,其次是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