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2795
馬姍妤 報導
胃癌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為罹患胃癌的主因,9成胃癌患者都曾受過感染。(圖/ingimage)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幽門螺旋桿菌看似無害,但它卻是導致胃癌的主因,據統計,9成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醫師建議,平時應養成健康飲食,少吃過鹹、醃漬食物,如果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應積極治療,徹底除菌。

 

根據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胃癌位居10大癌症發生率第8位、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男性罹患率為女性的2倍。但隨著飲食衛生習慣改善,胃癌發生率逐漸下降,但預防上仍存有盲點,許多人不知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

 

胃癌成因複雜,飲食過鹹、衛生不良、吃醃漬食物、抽菸、過度飲酒,甚至遺傳、慢性胃部疾病都屬於致癌因子,但研究證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為罹患胃癌的主因,9成胃癌患者都曾受過感染。

 

李宜家指出,胃癌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民眾如果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就可能被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少部分則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炎等腸胃不適症狀。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出5.6倍;台大醫療團隊研究顯示,如果接受除菌治療,就能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

 

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應避免攝取不潔的食物與飲水,飯前、便後要洗手。此外,少吃煙燻、醃漬、太辣或過度刺激的食物,並應戒除菸、酒、檳榔。

 

王英偉呼籲,國人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每日建議食用3份蔬菜、2份水果,唯有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才能確保腸胃道功能正常,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更應定期接受檢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