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頸
-
APEC雙邊會談 薛瑞元:健保採平行審查加速新藥引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42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13屆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及本年度第2次衛生工作小組會議在2023年8月3日至6日於美國西雅圖舉行,我國由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親自率領相關單位首長出席。本次會議聚焦討論亞太區域關鍵健康議題,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如何持續強化健康體系韌性以因應各式挑戰。會議期間我國代表積極發言,參與多場政策對話,爭取國際接軌。 -
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出爐 這個癌症的討論度最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65癌症死亡時鐘不停快轉,根據2020年統計癌症時鐘再快轉1秒,每4分19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8日發布《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觀察到2022年癌症議題的網路聲量較2021年成長81.2%,在癌症種類聲量中,以乳癌的討論度最高,佔17.8%,其次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11.9%)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0.3%)。 -
癌症治療壓力大!為防癌疲憊 長庚開發模型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26女性月事異常,一定要提高警覺!40多歲林小姐本身是職業婦女,生活相當忙碌,日前發現月經量異常增多,原本不以為意,但健檢時發現子宮內膜變厚,就醫確診3期子宮內膜癌,療程期間,醫療團隊以最新預測模型預判她有較高機率出現「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副作用,經即時處置,順利恢復健康,該項預測模型的研究成果近期也成功刊登在知名國際期刊《Cancers》。 -
避免大腸癌奪命!民眾把握公費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腸癌9773國健署癌篩資料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透過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痛、排便不順或出血等症狀,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 -
女性防癌必做!每3年至少做1次抹片 遠離子宮頸癌威脅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648子宮頸癌是婦女常見癌症之一,111年就有608人因此死亡!致病原因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多數感染HPV後,身體可能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罹患子宮頸癌。為了幫助民眾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呼籲符合資格者至少每3年應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蛹蟲草是冬蟲夏草嗎? 蛹蟲草的功效、禁忌全解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771與冬蟲夏草一樣,蛹蟲草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也具有相似的成分,如蟲草酸、蟲草素、腺苷與微量元素等,而且其功效也不比冬蟲夏草來得遜色。近年來許多學者研究更發現,人工培養的蛹蟲草中,蟲草素含量較野生採集的冬蟲夏草高,顯示蛹蟲草具有極高的潛力,可成為冬蟲夏草的替代品。 -
癌症篩檢追陽計畫!衛福部投5億預算 提高陽性追蹤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748衛福部國健署長期推動成人癌篩,每年約500萬人參與篩檢,每年約有22萬名篩檢陽性個案,但其中2成(4萬多人)並未定期回診追蹤,一旦確診,幾乎都到晚期,為此,衛福部投入5億預算,從6月1日起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追陽計畫),獎勵醫療院所,希望讓陽性追蹤率從現有8成提高至9成。 -
婦人生理期流不停找無病因 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804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邵芷萱表示,患病主要原因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侵犯子宮頸,使得正常細胞產生癌變,由於第零期的子宮頸癌,癌細胞還在表面,臨床症狀除不正常出血外,無其他跡象可循,必須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