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壓力大!為防癌疲憊 長庚開發模型登國際期刊

4013
陳郁茹 報導
癌症治療壓力大!為防癌疲憊 長庚開發模型登國際期刊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景州表示,婦癌患者常須合併接受化療,療程中多有癌疲憊症狀,輕則影響情緒,重則干擾睡眠,對病患所造成的心理影響不可不慎。(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陳郁茹/高雄報導】女性月事異常,一定要提高警覺!40多歲林小姐本身是職業婦女,生活相當忙碌,日前發現月經量異常增多,原本不以為意,但健檢時發現子宮內膜變厚,就醫確診3期子宮內膜癌,療程期間,醫療團隊以最新預測模型預判她有較高機率出現「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副作用,經即時處置,順利恢復健康,該項預測模型的研究成果近期也成功刊登在知名國際期刊《Cancers》。


多數婦癌患者有癌疲憊 近4成術後1年仍受困擾


癌症治療中,不同於噁心、嘔吐等被外界熟悉的化療副作用,研究發現,最讓婦癌病患困擾的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反而未被大眾所熟悉,統計指出,病患術後感到疲憊比例高達48%,而且在治療後1年仍有39%病患飽受癌疲憊所困擾。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景州表示,婦癌患者常須合併接受化療,療程中多有癌疲憊症狀,輕則影響情緒,重則干擾睡眠,對病患所造成的心理影響不可不慎。尤其「病人在治療後感到很疲累,好不容易才剛恢復,卻又得緊接著面臨下一次治療」,重複循環下來,導致在下次治療時產生極大壓力,甚至心生抗拒,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降低治療意願,讓療效大打折扣。


為及早預防癌疲憊 高雄與嘉義長庚攜手研發預測模型


蔡景州提到,高雄長庚和嘉義長庚的醫療團隊,已經共同針對婦癌開發出1套癌疲憊預測模型,只要符合下述5項,臨床診療時便要高度留意病人已經罹患、或即將罹患癌疲憊症狀。


▸1.子宮內膜癌或子宮頸癌患者。
▸2.FIGO癌症臨床分期>1。
▸3.ECOG體能評分表現狀態分數≥1。
▸4.癌症治療反應不足(疾病穩定性或進展)。
▸5.過去1週內接受過癌症治療。


蔡景州解釋,臨床很多病患不會主動表達疲憊,導致癌疲憊遭到漠視,透過此預測模型,相信有助於及早改善症狀,也有利於在前端迅速揪出高風險患者,達到精準治療。該項做為臨床預防性處置的癌疲憊預測模型,近期已獲國際知名期刊《Cancers》發表刊登。


研究發現癌疲憊嚴重程度 青壯族群高於高齡長者


針對林小姐的癌疲憊狀況,蔡景州指出,透過預測模型,發現患者的癌疲憊風險相當高,經討論後,在化療期間給予適當處置,順利且如期地完成整個療程,恢復狀況良好,現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蔡景州也特別提醒,長庚團隊之前研究曾發現,21至59歲的青壯年、中年族群,其癌疲憊嚴重程度遠高於逾60歲的長輩,顛覆以往觀念,不論癌友或是家屬都應特別留意,勿讓癌疲憊影響了治療期間的心情、意願和效果,若有癌疲憊情形,一定要和主治醫師提出討論,才能在身心都得到良好的照顧下,恢復健康。


核稿編輯: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白內障成因除了老化還有這些 選擇人工水晶體大有學問
▸除老化、3C使用過度 這些族群也是乾眼症高風險族群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