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原位癌
-
不吸菸也會罹肺癌 醫師提醒這些族群要注意
癌症新知 / 肺癌3378台灣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又可分成腺癌、鱗狀上皮癌及大細胞癌。統計顯示,抽菸者罹患肺癌以鱗狀上皮癌居多,較少為肺腺癌;但目前國內肺癌患者約有一半並未抽菸,且大都罹患肺腺癌。 -
化療注重癌因性疲憊 有助卵巢癌患者預後改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596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6年我國新增1507名卵巢癌患者(不含原位癌),造成656人死亡,超過74%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卻在治療過程中受各種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與體力嚴重流失,無法如期完成整個療程。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8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女生維持好光「頸」 定期抹片檢查愛自己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676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篩檢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若未篩檢者,其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降為50.5%,證實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而且子宮頸癌早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 -
乳房出現小紅疹 竟是癌細胞侵犯脂肪組織
癌症新知 / 乳癌63741名42歲女性洗澡時在左乳房外側上疑似摸到硬塊,最初直覺是伴隨生理期的乳房腫脹變化,不以為意;時隔半年,乳房的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紅疹,硬塊也愈來愈明顯才到醫院檢查。透過超音波與動態磁振造影,起小紅疹的真相,竟是乳癌侵犯到脂肪組織,影響到表面皮膚。 -
砷中毒不只造成烏腳病 也與皮膚癌高度相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45根據1項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的研究,將1979年至2007年間烏腳病盛行地區居民的皮膚癌(包含鱗狀細胞癌與基底細胞癌)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與台灣其他非烏腳病盛行地區的皮膚癌發生率做比較,試圖找出砷中毒與皮膚癌之間的關聯性。 -
乳癌全切併重建保留外觀 手術不再可怕
癌症新知 / 乳癌4985乳癌是每個女人的惡夢,一旦確診,許多癌友擔心切除乳房後影響外觀而不肯治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指出,趁早發現越早切除腫瘤,都還有保留乳房的機會,即使需全部切除,透過新式手術、重建手術,也能減少疤痕,盡可能保留外觀。 -
藝人小禎攜手佩甄呼籲 姊妹揪閨蜜篩檢防癌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8「不要因為擔心找到壞東西,而不敢接受乳房篩檢。」最近身材曲線玲瓏有緻的藝人小禎與好姊妹佩甄兩人,擔任防癌大使,攜手呼籲姊姊妹妹,揪身邊的閨蜜好友,一起做篩檢,為自己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