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治療
-
肺癌「新國病」 逾半患者確診時已第3、4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48348歲的蔡先生年初半夜如廁時突然昏倒,導致頭部撞傷,緊急就醫檢查後意外發現肺部有1顆直徑4.6公分的腫瘤,確診為第3期末的肺癌,平均存活時間只剩幾個月。所幸在完成放療、化療後,接受「鞏固性免疫治療」,腫瘤明顯變小,且在另一半的支持下,讓他更有信心戰勝病魔。 -
老翁大腿內側腫塊如麵龜 竟是罕見默克細胞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971名82歲的老翁於3年前發現右大腿內側冒出腫塊,起初不以為意,但腫塊越來越大,甚至導致走路時疼痛,就醫後發現竟是皮膚癌中罕見的「默克細胞癌」,緊急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但不到半年就又復發。 -
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 雙效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肺癌3651胸悶、胸痛,謝先生到醫院就診時,意外發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頓時陷入人間慘劇,由於肺葉冒出多顆病灶,且縱膈腔淋巴結轉移,治療相當棘手。經過醫師評估後,擬定局部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計畫,治療半年後,病灶明顯縮小,病情穩定。 -
海福刀治攝護腺癌 不影響勃起功能避免尿失禁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180台灣男性癌症排行榜中,攝護腺癌發生率占第5位,且每年新增診斷攝護腺癌患者已超過5000例,嚴重威脅中年男性健康。然而,在癌症末期存活率方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周政緯指出,對比病程進展比較快的肺癌或肝癌,一旦晚期發現存活率不超過2年,攝護腺癌的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即使是晚期發現,也都還有3 -
免疫治療延長存活率 晚期肺癌患者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4080免疫療法為晚期肺癌患者開啟一線生機,不過,最早的治療準則為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必須超過50%,讓不少病友失望,因為連試的機會都沒有。最新臨床實證發現,即使生物標記PD-L1的表現量不高,接受化學治療合併免疫療法,仍可延長存活期。 -
中研院抗癌新發現 骨癌、兒童腦瘤見曙光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896研究發現,癌細胞中的ECTR之所以沒有啟動活化機制釋放干擾素,主要原因在於「STING蛋白」受到抑制;此外,ALT癌細胞中的「組蛋白H3.3」功能異常,也將抑制干擾素釋放。 -
進行免疫抑制治療 B肝患者應慎防急性肝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47乾燥症、類風性濕關節炎、貝西氏症等免疫抑制治療,或者是抗腫瘤化學藥物治療、使用類固醇等,都可能會影響免疫力。邱展賢補充,藥物本身或代謝物毒性、劑量都可能會引起肝炎,另外個人體質、遺傳也是因素之一。 -
癌症免疫新藥問世 造福腎細胞癌患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3北榮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表示,腎細胞癌是腎癌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腎臟癌症的93%,約6成患者可以早期發現,但術後仍有2至3成患者在3年內復發或轉移,常見轉移的部位有肺部、骨骼、遠端淋巴結及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