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鬆脫
-
熱死人!麥加朝聖550人熱死 極端酷熱天氣必學自救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261國健署表示,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說,100名熱中暑個案中,至少30人死亡。 -
換人工關節竟染蜂窩性組織炎! 植入這物有效控制感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81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1萬5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在60至70歲,林宗立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偶爾還是會有術後感染的可能性,發生率約1%;發生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久病不癒等,若延遲正確治療造成必須反覆手術與拔除人工關節,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
人工關節壽命有期限?7旬嬤腰疼腿麻 採1手術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6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孟學指出,國內執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十分成熟,但人工關節有其使用年限,後續衍生問題也逐漸增加,包含早期金屬襯墊及金屬球頭造成的金屬沈積、人工關節體斷裂及脫臼、介面磨損、鬆脫及假體周圍骨溶蝕,甚至引發假性腫瘤、人工關節解體周圍感染等,都會讓患者出現感染及疼痛等病兆。 -
中暑時不能只喝水?網友提5大NG行為 恐加重不適症狀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291時序進入炎夏,酷熱的天氣使得體溫無法正常調節,民眾便會出現「中暑」等健康傷害。多數人在面對輕微中暑時,會選擇自行在家簡單處理,然而坊間卻流傳著許多錯誤的降溫方法,不僅無法讓身體好轉,反而可能導致中暑更加嚴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1年「中暑NG行為」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中暑NG行為排行。 -
暑假SO HOT!兒少熱傷害就醫人數增 自保4招學起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78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截至今年6月30日,18歲以下族群因熱傷害就診有89人,約為近3年就醫人次的2.3倍。為了避免兒童遭受熱傷害威脅,國民健康署提出4招預防方式,讓家長與孩子可以開心「fun暑假」。 -
中暑頭暈想吐好難過! 避免熱傷害掌握3字訣解渴消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50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呼籲,對於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等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更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3字訣:「涼、補、心」。 -
治腰痛不能拖!婦腰椎神經壓迫如廁不便 憋尿引腎發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6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羅達富指出,患者多年前就有腰痛痼疾,不過她諱疾忌醫,多半都只是買止痛藥應急,導致症狀越來越嚴重,連帶也影響生活作息,所幸住院期間找到病灶,經與病患及家屬釐清病況及治療計畫,患者同意接受「正中線微創脊椎融合手術」解決神經壓迫及腰痛問題。 -
中國附醫研發新技術! 將幹細胞用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2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幹細胞中心主任洪士杰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族群,約有1至2成65歲以上族群罹患膝蓋骨關節炎,嚴重程度隨年紀增長而逐漸增加,且女性盛行率約為男性2倍。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上,輕度患者以運動復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症狀嚴重,一般建議,考慮更換人工關節,但換上人工關節,日後仍有磨損鬆脫、人體排斥、手術相關風險等問題。為此,中國附醫整合幹細胞中心團隊積極開發新技術「胜肽結合膠原蛋白再生軟骨幹細胞」,除了提高退化性關節炎之早期診斷及玻尿酸潤滑,也透過幹細胞再生醫學,更有效率地進行藥物治療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