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密度膽固醇
-
照顧血管健康 多吃這5種食材可預防血管提早老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87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例如肥肉、帶皮的肉品等,很容易讓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此外,攝取精緻糖類,例如砂糖、紅糖、黑糖、蜂蜜等,也會增加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攝取大量添加的糖,不但會變胖,更會增加罹患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並且也會導致如同毒品一樣地對糖上癮。 -
情人節送告白巧克力? 日本人送的是健康與感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90目前研究發現,多酚物質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對抗發炎作用,避免血小板過度作用,保護血管內壁。而且黃酮類化合物可以降低白三烯(Leukotriene)血液濃度,這項物質容易引起血管與氣管收縮,並且黃酮類化合物也會增加抗凝血物質前列環素(Prostacyclin)血液濃度。 -
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39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40歲以上受檢者中,35.5%有代謝症候群(男性35.5%,女性35.5%)。另根據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18至39歲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有52.1%(男性51.2%,女性53.2%),40至64歲有50.8%(男性47.6%,女性53.9%),65歲以上有36.9%(男性36.7%,女性37.2%);而18至39歲從未量過腰圍有7.7%,40至64歲有13.8%,65歲以上有33.2%。 -
寒假晚睡晚起不吃早餐 孩子體力腦力恐變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08研究指出,天天吃早餐的學童BMI及腰圍較低、高密度膽固醇(HDL)較高,血壓偏高的情況也減少63%、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減少78%。值得家長注意的是,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學習能力較佳,遇學習困難比率也較低。 -
拜拜腰間肉 「腹爸」搖身變型男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2為了幫助國人及早發現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問題,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括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代謝症候群5項危險因子檢測。凡40到64歲民眾,每3年可享有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 -
頭暈冒汗下巴痛 心血管疾病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49哈佛健診健康管理事業機構分析2011年至2014年9月間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1739位民眾資料,結果發現,頸動脈異常者約為32%,其中男性約占33%,女性約占30%,男女比例相近。 -
懶人減肥法 恐導致不易瘦體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124林煜幃營養師表示,許多民眾會以極低熱量飲食或單一食物等少吃不動的懶人減肥法,雖然可短時間內變瘦,但減掉的是水分與肌肉,而非脂肪,因此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當基礎代謝率下降時,身體代謝會越來越差,在交互影響下,就會出現Plateau effect(停滯效應),即使吃得再少也瘦不了。此外,身體在不斷瘦瘦胖胖循環下,脂肪細胞也會產生肥大現象。 -
台灣男人粗腰 三人中一人腰圍超標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515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提醒,成人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代表腹部脂肪(內臟脂肪)過多,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及疾病,老爸們應及早改善生活型態,不要成為粗腰一族,才能守護親愛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