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中生
-
本土流感疫情升温!男高中生發燒新冠快篩陰 A流陽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59疾管署在1月31日表示,近期社區流感病毒活動持續上升,近日新增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包含3例為A型H3N2及1例A未分型,分別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以上,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其中3例具潛在病史,發病日介於2023年1月15日至1月24日。 -
未滿18歲青少年飲酒傷腦又傷身! 酒精疾患風險高5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55大家都知道18歲以下不能喝酒,但為什麼不能喝卻很少有人說得出來。醫師指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碰觸酒精,可能造成肢體協調障礙、肝臟損傷等。不過近期不少憾事則因酒精發生,包含有高中生飲酒後迷茫間墜入河中過世,令人遺憾。 -
本土+15464!死亡+40 3旬男疑重複感染在家昏迷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8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宣布新增15,625例本土個案,100例境外移入,24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六多1,234例,增加約8.7%。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1名30多歲男性接種1劑疫苗,本身有糖尿病史,6月20日曾快篩確診,9月6日卻在家昏迷死亡,經司法相驗,PCR陽性,死因為新冠肺炎併肺水腫及肋膜積水。 -
蛀牙釀蜂窩性組織炎1次拔9顆牙 兒童每半年應定期檢查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481名5歲女童兩年沒看牙,卻因齲齒發生蜂窩性組織炎,需做全身麻醉,一次拔九顆牙齒。另外也有1名學齡前兒童,因齲齒造成門牙神經病變,恆門齒萌發路徑180度大旋轉,需做手術才能恢復。而有青少年近2年從沒看過牙醫,經常飲用含糖飲料且疏於清潔口腔,齲齒嚴重伴隨脫鈣與牙齦發炎。 -
長期戴藍牙耳機!全球10億青年恐損聽力 醫曝改善方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68外媒《衛報》報導,由「BMJ Global Health」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12到34歲的青年中,有24%的人「音量過高」,也就是以不安全音量收聽音樂,甚至強調全球超過10億的年輕人口恐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
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492糖尿病年輕化是指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罹患糖尿病,英文稱為YOD(Young Onset Diabetes)。台大醫院內科副主任王治元表示,年輕發病的患者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症狀,即便血糖高到200多也是無感,真正會因為多吃、多喝、多尿、酮酸中毒而到門診或急診的人並不多,除非出現急症。 -
中山大學「心理不適假」上路 學生心情感冒可請假休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42學生心理議題備受關注,行政院兒權小組近期拋出設立「心理健康假」的討論。立委吳思瑤建議在各校推廣心理健康假,檢討心輔中心定位。中山大學在2021年5月首創「心理不適假」,除讓學生能請心理假,必要時協助轉介至輔諮單位。中山大學學生去年5月5日在學務會議中提案,希望推動新增「心理不適假」的假別,正視學生「心情感冒」,獲在場代表一致認同通過。而相關配套為通知導師關懷,引入關懷機制,期能適時接住需要協助的學生,讓這些喘不過氣的學生能得到空間與時間休息,避免情況惡化。 -
高熱量飲料外送到兒少面前 喝出兒少飲食失衡肥胖危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20經歷漫長的暑假開學,班上的同學們是長高還是胖了不少呢?根據政府統計,國小、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在109學年度分別為25.4%及29.9%。兒盟表示,疫情造成的「宅胖」現象可不只是大人,兒童與青少年的不正確飲食習慣,導致的肥胖和健康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