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食品藥物
-
打HPV疫苗防子宮頸癌 國健署:注意接種前中後3步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47為了避免HPV感染造成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自107年12月底開始,全面推動台灣國中女生接種HPV疫苗服務。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接種HPV疫苗需留意「前、中、後」3步驟。建議民眾依照仿單建議時程完成所有劑次接種,以具有完整保護力,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
姑婆芋中毒嚴重恐呼吸衰竭 毒物科醫師教你誤食急救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29姑婆芋中毒案件層出不窮,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接獲一起食物中毒通報,民眾於餐廳吃了「古早味芋頭糕」後,口腔刺麻,懷疑是店家在食物底部的芋頭葉片擺盤所致。食藥署以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該葉片為姑婆芋(Alocasia odora) -
草莓連續8年奪最髒蔬果冠軍 毒物專家教你怎麼洗乾淨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85營養師程涵宇指出,草莓已連拿8年最髒蔬果冠軍,食用前應以流動水清洗每顆果實後,去除蒂頭並浸泡15分鐘,若仍擔心農藥殘留,可選用有機蔬果。 -
茶葉變毒品?食藥署提醒二級毒品「恰特草」危害甚鉅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608許多民眾至海外旅遊,習慣購買當地茶葉,不過,食藥署提醒,來自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恰特草(Catha edulis),又名阿拉伯茶、衣索比亞茶、葉門茶、巧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內含有卡西酮(Cathinone),已被認定為第二級毒品及第二級管制藥品,如果攜帶回台灣,將吃上官司。 -
北榮積極發展智慧醫材 應用AI診斷肺高壓、視網膜病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84由台北榮總與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共同舉辦的「智慧醫療實地訪查諮詢會」,在9日假台北榮總醫療創新中心(CiC)舉行。衛福部食藥署簡任技正吳亭瑤說明,近年來智慧醫療發展快速,不同臨床需求衍生之醫療技術日益增多,研發團隊對於法規標準等資訊較為缺乏,本次活動希望了解臺北榮總人工智慧醫材的應用,提供研發團隊專業諮詢協助,確保醫材使用的適法性與安全有效性。 -
傳缺藥問題惡化從社區藥局擴大到醫院? 健保署急澄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1今(25)日有報紙刊載「缺藥惡化 擴及醫院」提及缺藥危機從社區藥局擴大到醫院,對此健保署急發新聞稿澄清,表示因應近期缺藥事件,昨(24)日健保署就缺藥因應機制已與醫界代表及醫學中心院長就相關議題溝通。 -
年底缺藥到年初!近期傳氧化鎂缺貨 薛瑞元答解決時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108近期多項藥物短缺,除了2022年底傳出抗生素短缺,以及與清熱解毒有關的中藥缺貨以外,近期氧化鎂(主要用於軟便劑)也傳出缺貨,衛福部健保署已與供應氧化鎂的信東生技、健喬信元醫藥這兩家業者商議並要求順利供貨;同時衛福部長薛瑞元也提出說明,改善計畫將有短、中、長期的時程。 -
北市衛生局驗年節食品 白木耳驗出克美素!全聯也中標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66下周即是除夕,北市衛生局在農曆年前針對各大通路進行年節食品抽驗,發現不合格率最高的是白木耳,多達7成的產品被驗出必須零檢出的生長劑「克美素」就連連鎖通路全聯都中標。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表示,克美素的作用是讓作物的莖變短但仍能結出果實,如此便能節省種植成本,通常用在大麥小麥與黑麥上,然於木耳上是不得檢出的。衛生局推測應當是使用太空包包裝時有用到稻穀粉,因此混入克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