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顯影劑
-
B肝帶原者未定期追蹤! 接受健檢後竟確診肝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肝癌74571位是60多歲的B型肝炎帶原者,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都不敢來醫院,最近幾年也沒有追蹤肝臟情形,做了健康檢查後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FP)升高到1,700多ng/ml,趕緊前往消化內科複診。由於甲種胎兒蛋白可以當作肝癌的指標,正常值上限只有到7.0ng/ml而已,醫師趕緊安排打顯影劑的腹部核磁共振(MRI)還有腹部超音波,結果發現了好幾顆肝腫瘤,配合著核磁共振結果,還發現病患的B肝DNA病毒量約有數百萬IU/ml,確認肝癌已經第3期。 -
天冷好發心絞痛!典型症狀勿輕忽 未治療死亡率逾3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77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1、2個月,她常常在活動時覺得很喘,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加嚴重,本以為是肺部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發現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後來她便轉診到了心臟內科,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其心肌局部缺氧,後來又接受心導管檢查,證實其心臟左前降支冠狀動脈已有嚴重狹窄,經過氣球擴張和藥物支架置放,症狀已有大幅改善。 -
全台最高眼科101旗艦診所開幕 遠見眼科打造全新視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779深耕新竹多年,遠見眼科進軍台北101,旗艦館於9月28日正式開幕,由有「台灣LBV裸視美老花雷射之父」及「醫生的醫師」美名張聰麒院長帶領全新團隊,斥資上億打造6星級「台灣最高眼科診所」、蔡司亞太區唯一老花雷射專業訓練中心。突破傳統治療方式之困境,協助民眾重新找回好眼力,更期許成為亞洲眼科醫學治療標竿。 -
症狀像極胰臟炎!7旬翁上腹痛噁心 確診免疫性膽管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46胰臟炎常見的原因包括酗酒、膽結石滑落阻塞、胰臟或壺腹良惡性腫瘤。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裕鈞表示,王伯伯無飲酒習慣,膽囊也已經切除了,在進行核磁共振掃描,也排除胰臟癌、自發性膽管結石,因此需懷疑其他病因。於是,醫師安排膽管鏡攝影、癌症指數和自體免疫指數等檢查,才確定王伯伯罹患免疫性胰臟炎。 -
肺癌5年存活率不到4成! 這2類人應盡早做LDCT篩檢
癌症新知 / 肺癌5914根據衛福部資料,癌症已連續41年居10大死因首位,其中肺癌已連續多年蟬聯榜首。據2018年統計台灣肺癌發生率為全球第15名、亞洲第2名,肺癌風險因子包含家族遺傳、環境空污暴露、長期致癌物接觸(如吸菸及二手菸),以及本身有慢性肺部疾病等。由於致癌的來源較為多元,而且部分原因難以避免,加上早期多無症狀,常因其他原因就診,照胸腔X光後才意外發現,2019年統計台灣初診斷肺癌為第1期僅約3成,至少40%發現時即為第4期末期癌症。因發現偏晚,肺癌整體5年存活率僅35.4%。 -
健檢也要做心臟檢查! 心臟科醫師示警這些篩檢不能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73健檢或心臟疾病診斷時,常使用到的心臟超音波對於診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楊宗霖醫師提到,心臟超音波能檢測心臟的結構、大小、厚度是否正常,檢查是否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生長的東西,還能觀察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功能、瓣膜功能、心臟血流速度等是否正常,異常的心臟超音波結果可能顯示心臟瓣膜疾病、心室收縮功能下降、心包膜積液或其他心臟結構異常。 -
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差別在哪? 1張圖表完整解析秒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15電腦斷層、磁振造影都屬於高階影像檢查,部分民眾以為磁振造影比較厲害,而電腦斷層則有輻射風險,增加致癌危機,就醫時,還常指定要磁振造影。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的用途、原理均不一樣,簡單來說,電腦斷層適用於「軟」組織,例如,胸腹內臟。而磁振造影則常用於觀察「硬組織」,如骨骼。 -
超音波導引心房顫動冷凍導管消融術 縮短時間也降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04新竹台大分院心臟科主任廖敏村醫師說明,過去臨床上做心房顫動的術式,都是利用超音波來協助電燒手術中「心房中膈穿刺」的步驟而已。冷凍導管消融術中,常會使用顯影劑注射來評估肺靜脈回流至左心房的血流是否被冷凍消融術的氣球封堵密合。近年來隨著高階超音波機器影像畫質的提升,肺靜脈回流是否已被氣球封堵密合,已經能透過彩色超音波的血流訊號有效評估,不需使用顯影劑,可以降低對顯影劑過敏、有慢性腎病變病人的手術風險。